抱石發展簡史

  抱石***bouldering***,直譯為抱石,也有稱為攀石,指攀登者在無繩索的狀態下攀登不超過5米高的大圓石,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過程,屬於攀巖運動的一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19世紀末,抱石這項運動開始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地出現,直到上世紀30年代,作為一項有組織的運動形式,它首次出現於法國的攀巖勝地—楓丹白露;50年代攀巖者John Gill將其引入美國,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攀巖者嘗試練習;70年代,美國新生代抱石運動員Jim HolLOWAy 先後完成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攀登,1975年更是完成史上首條8a+***V12***抱石路線- Trice,將這項運動推向新的階段;1990年,世界上首個抱石墊被推出,從此抱石運動在安全層次上有了更好的保證;90年代的抱石界最不容忽視的一人—Fred Nicole 瑞士人,1970年出生,當時他首攀了多個難度級別路線,成為最耀眼的抱石者—他是世界上首位完成8b、8b+和8c難度抱石問題的人;2001年國際登聯舉辦了首屆抱石錦標賽,隨後分離出來的國際攀聯IFSC每年舉辦多站抱石賽事,吸引了多國運動員參加;2010年後,抱石更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以Adam Ondra等人為代表的青年派在此專案上有了更多的突破。

  新生代抱石強者-Adam Ondra

  此外抱石運動極大的磨練人的勇往直前的意志和精湛的攀登技巧,因而使這項運動極富刺激性,它要求人們在各種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巖壁上,連續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集健身、娛樂、競技於一身,是一項刺激而不失優美的極限運動,被全球的攀巖迷們稱為“峭壁上的芭蕾”。因攀登者在攀爬時可集中精力,充分享受攀爬的樂趣、體驗後的快感,因此這也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