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於堅持的力量的案例

  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戴玉強堅持在火車站廣場上尋找一分錢,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堅持令人震撼。

  他出生在河北文安縣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家中生活貧困,他從父親那唯一繼承到的就是一副亮堂堂的大嗓門。他的一聲吆喝能讓一里路開外正撒歡的小羊“肅然立正”。所以,他在村裡人眼裡是個能幹的娃,是放羊最多的娃。

  12歲那年,他考入縣一中,通過操場上的大喇叭,他第一次聽到了15首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歌曲,有李雙江的《紅星照我去戰鬥》《北京頌歌》,李光羲的《祝酒歌》等,每天一曲滾動播放,這些歌曲在他的心中播撒下了音樂的種子。從那之後,他知道了音樂不僅是從嗓子裡吼出來的,而且是從心內唱出來的。

  由於家庭經濟拮据,他從未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但他卻義無返顧地走上學唱歌劇的道路。為此,在面臨人生選擇的關鍵時刻,為了自己的夢想,他填寫高考志願,毫不猶豫地“下選”了北京煤礦學校。雖然這所學校名不見經傳,可是它在北京,在他夢想的地方,一個離李雙江、李光羲最近的地方,這就是他選擇的唯一和全部理由。

  到煤礦學校讀書,他想方設法蒐集到北京音樂廳、民族文化宮、工人體育場的演出資訊,儘可能觀摩一切演唱會。雖然這些地方離學校很遠,坐公交車也要一個多小時,但同學總能看到他興奮地轉身躍上借來的自行車,行進在通往歌聲的路上。有時借不到自行車,改乘公交車,可是音樂會結束時,天已很晚了,回程只有地鐵,他就必須在下了地鐵站的一個小時之內,在熄燈、關門前跑步趕到宿舍,否則,只能露宿校園了。這在不經意間倒鍛鍊了他日後成為歌唱家的肺活量。

  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位於山西太原古交礦區的煤炭部建築安裝公司第七工程處,成為一名建築隊的技術員。***,正當同事們都在幸福安逸地奔小康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令人不解的決定:檔案調回建築隊,停薪留職,漂到北京。

  對於沒有經濟來源的他來說,選擇音樂這條道路真是充滿了艱辛。炎熱的夏天,因為屋裡沒有空調,他就赤裸著上身,泡一大杯濃茶,並擺好一盒火柴,唱完一遍就抽出一根火柴。他規定,只有把一盒火柴全部抽完,才能停下來休息。那時,他的處境是最為困難的時候,他經常只能吃到半張燒餅。沒錢租房,他就睡在別人家的樓梯間。為了心愛的歌劇,他當過農民工,在建築工地上攪拌過砂灰,砌過樓房,蹬過板車,販賣過建築材料等等。總之,很多累活苦活,他都嚐遍了。

  可儘管他努力了,道路卻並不平坦。1992年他參加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連初賽都沒有通過;1994年在複賽中又被淘汰;1993年,他得到一次公派自費到維也納參加歌唱比賽的機會,當他終於湊夠路費趕到維也納,卻因勞累意外失聲……

  直到1996年,他33歲,機會才開始垂青他。從這一年起,他相繼在中央電視臺第6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日本靜岡國際歌劇比賽等國內外賽事中取得驕人的成績,並且在武漢、上海等城市舉辦過個人音樂會,反響強烈。

  2001年,北京紫禁城“三高”音樂會期間,帕瓦羅蒂經紀公司的人聽了他演唱的歌劇後,非常震驚,回去後立刻將他推薦給帕瓦羅蒂。於是,他便師從帕瓦羅蒂學習。2004年底,帕瓦羅蒂第一次執導的歌劇《波希米亞人》裡,他被任命為男主角。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他終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很多人稱他為“世界第四男高音”。

  他,就是中國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

  近年來,戴玉強獲得過第四屆金唱片獎、國家文化部最高大獎“文華表演獎”、全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另外,他也頻繁在國外舉行音樂會,他領銜主演的歌劇《圖蘭朵》在美國11個城市上演。

  在成名以後,曾有人問他:“你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戴玉強說:“要說成功有祕訣的話,我認為就是兩個字——堅持。”隨後,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年春節,漂泊在北京的他特別想回家過年,車票是13.2元,但是他翻遍全身,只找到13.19元。於是,他就低下頭,睜大眼睛,在北京站廣場的地上來回地尋找,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被無數人踩得髒兮兮的一分錢,這才買了票回家過年。那時,回到家,他就激動地想,只要自己努力,沒有過不去的坎。

  是的,只要努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成功沒有什麼捷徑,如果硬要說有什麼捷徑的話,那麼它唯一的捷徑就是堅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許多滴的水堅持不斷地衝擊石頭,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終把石頭衝穿。堅持是成功者的品質。戴玉強堅持在火車站廣場上尋找一分錢,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堅持令人震撼。

  2:

  創業是很多“拼二代”的夢想,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的“拼二代”,他們心中總是湧動著無限的激情,他們總是希望能夠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於是,在創業的路上,懷抱美好的願望,他們風雨兼程,不怕任何的困難。

  孫竹林,30歲,父親是鎮上中學的普通校工,母親是一名平凡的家庭婦女,沒有父輩蔭澤的他如今卻在合肥擁有兩家汽車美容維修店,月收入達7萬元。和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相比,也許他算不上成功,但對於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來說,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月入7萬元已經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2000年,當同學們還在高二的課堂上發奮學習時,孫竹林就已經坐不住了。學習並非他所長,他不願意混到畢業然後託關係找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高二還沒念完,孫竹林就跑出去自謀生路了,他到煤場打過工,在理髮店當過學徒,可一輪折騰下來,他發現這些都不是他的興趣所在。沒有興趣的工作堅持不長久,雖然書念得並不怎麼好,但他卻懂得這個道理。後來他跟人學起了汽車維修,沒想到這份工作他是越幹越起勁,用他的話說,感覺自己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為了學技術,2001年,孫竹林北上山東,一學就是5年。在濟南當學徒的日子裡,他一天就只有3塊錢伙食費,每天只能啃饅頭吃大白菜;沒錢買專業書,他得空就往新華書店跑,一看就是一天……回憶起當時的種種努力,孫竹林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麼不愛學習這麼坐不住的人居然能靜下心來看書,能忍受這麼艱苦的環境,並且樂在其中。現在回想起來,他很堅定地說:“是興趣,只要是你愛的工作怎麼也不覺得累。”

  2006年,孫竹林學成回到合肥,給別人打工,一個月才掙200多塊。這時他已經有了打拼創業的想法,可就這點工資何時才能圓夢呢?聽說給人跑場子賺錢快,他便辭職給人跑場子,哪裡有活一個電話,他立馬趕過去。這樣起早貪黑地幹,他每月可以賺到七八千元,這些錢,成為他創業的啟動資金。

  有了錢,有了技術,孫竹林開店了。沒成想,幹了一年多,正待生意逐漸好轉之際,店門口開始修高架了,這可怎麼辦?有人笑他倒黴,有人勸他趕緊放手,可他卻不以為然。雖然這個店不能再開下去了,但他覺得自己積累了經驗,拓展了人脈關係。處理完這一攤事後,他重整擊鼓,另外選址重新開了一家規模更大的店。沒錢,找家裡人借,甚至借到了妻子的孃家,當時的7萬元錢,對於農村的家庭來說是非常大的一筆錢了。有人勸他不要玩火自焚,最後可能欠一身債,可孫竹林卻從沒想過要放棄,也從沒想過還不掉這些錢,他執著地認為認真幹就一定能成功。

  就這樣,憑著一股衝勁,孫竹林的店裡慢慢從他一個人發展到五六個到七八個再到如今的三十多個員工,他成功了!現在,他把年邁的父親母親從農村都接到了城裡,老人家感嘆,村裡的大學生如今還沒能讓父母享福呢,他兒子卻做到了,兒子的奮鬥讓他們跟著享福了!看著父母樂呵的樣子,孫竹林很欣慰,他知道,如果他不打拼不奮鬥,可能他現在還在那個小鎮裡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對於他的成功,他總結了一句話:“選擇好你喜歡的,然後堅持下去。”是的,樸實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成功的祕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