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化學實驗操作知識

  初中化學的學習,離不開實驗的輔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初中化學實驗裡有些屬於定量方面的,如配製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測定硝酸鉀的溶解度等。做定量實驗前,根據要求事先計算出有關資料。例如,用37%***密度為1.19g/cm3***的濃鹽酸稀釋成200g20%的稀鹽酸。首先,要經過計算解決需用多少毫升濃鹽酸,多少毫升水。

  做定量實驗要使用托盤天平、量筒等儀器。應該掌握物質的稱量和液體的量取等定量實驗的基本操作。例如,使用托盤天平時,應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用鑷子夾取法碼;用紙片或容器盛放稱量物;使用完畢將兩盤放在一起等。

  選擇量具時,要注意與所要做的定量相適應。例如,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液體時,根據需要量取的液體的體積,選擇合適量程的量筒。象上述配製20%稀鹽酸,要量取90.91mL的濃鹽酸。應該選擇容積為100mL的量筒。不能選擇50mL量筒,分兩次量取,更不能用10mL量筒,分十次量取。因為,多次量取的過程中,由於操作、觀察等引起的誤差總和比一次量取的大。另外,量筒屬於較粗略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一般只能觀察精確到整數位,第一位小數是估量出來的,不夠精確。也就是說,實驗室所用的100mL容積的量筒,不可能精確地量出90.91mL的濃鹽酸,只粗略到91mL***注:初中只要求用量筒***。做定量實驗時,應該仔細、認真,不要灑出,掉落或混入雜質而影響實驗的精確度。

  ***二***

  用實驗方法檢驗物質的成分所包括的種類很多。例如,已知物質成分的驗證、鑑定某物質中是否含有某種成分、幾種未知物的鑑別等。首先,應該弄清楚實驗所要求的是哪個型別,根據要求來設計實驗方法,然後才能動手實驗。

  已知物質成分的驗證。是用實驗方法證明某已知物質確實含有哪些成分。例如,驗證膽礬裡含有銅、硫酸根和結晶水。根據膽礬的性質,用直接加熱分解得到無水硫酸銅和水,證明它含有結晶水;把膽礬***或受熱分解後的無水硫酸銅***溶於配成硫酸銅溶液,加入氯化鋇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硫酸鋇沉澱,證明它含有硫酸根;用鐵釘或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能置換出金屬銅,證明它含有銅。

  鑑定某物質是否會有某成分。應該利用某成分的特徵反應加以判斷。例如,要問某礦石是否含有碳酸鹽,應該利用碳酸鹽跟鹽酸反應能放出二氧化碳的特徵反應。再如,要問某溶液是否含有氯離子,應該利用硝酸銀溶液裡的銀離子、跟氯離子能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氯化銀沉澱的特徵反應。

  鑑別幾種未知物質,應根據幾種物質在同一反應中表現出的不同現象***或不反應***加以區分。選用的方法要簡便易行。有時一步鑑別不開,還需兩步、甚至三步。例如,鑑別氧氣、氮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四種氣體,需要兩步鑑別,第一步用一根燃著的木條,分別接觸四種氣體,使木條燃燒更加劇烈的是氧氣,能把氣體點燃的氫氣,使火焰熄滅的氮氣和二氧化碳。需進行第二步,用澄清的石灰水鑑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種是氮氣。

  ***三***

  實驗裡所用的藥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蝕性。因此,取用化學藥品有著嚴格的規定。要求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不許嘗藥品的味道。

  取用藥品,無論是取量、還是取法,都有規範要求。一方面要掌握取用的要領;另一方面也應該清楚違規的危害。例如,取用液體藥品,持瓶的手,應該把標籤向著手心,以免倒完藥品後,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籤。再如,把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放進試管,不能投入直立的試管內,應該把試管橫放,放入固體後,再利用斜面滑下以減小它的衝力。免得打破試管。許多化學實驗,常常需要取用約略體積的液體,應該學會估液的技能,以便掌握試管的高度與液體體積的粗略關係。

  許多化學實驗需要加熱藥品,加熱藥品也有規範要求。像給試管裡液體物質加熱,不但對藥品的用量、火焰的部位、傾斜的角度有著明確地要求。尤其對安全操作的要求,不容忽視,所提到的"先均勻、後集中、管口萬勿對著人"加熱時一定要做到。

  存放和保管化學藥品,根據藥品的性質採取有效的辦法。一般來說,溶液最好現用現配,不宜長期存放。有的藥品見光、室溫高容易變質,應該放在黑暗、低溫的地方儲存。如硝酸、硝酸銀等。有的藥品見空氣易氧化、易潮解或易跟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應該密封儲存。例如,燒鹼、綠礬等。有的藥品有劇毒或強腐蝕性,還有各自的特殊儲存方法。

  另外,還應掌握一些簡單易行的處理由於藥品的毒性或腐蝕性而發生的事故。例如,不慎把濃硫酸灑在面板上,要迅速用布把濃硫酸拭去,才能用水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