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十個訣竅
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 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培養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十個訣竅。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訴他放學回家後要將一天所學的內容講出來;
2、每天讓孩子在書桌前坐10分鐘;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4、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
5、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6、讓孩子徹底放鬆地玩;
7、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8、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
9、飯前和飯後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
10、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
父母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
2歲前以活動區分時間的段落性
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一切依照生理本能來表現,如餓了就知道要喝奶,想睡的時候就睡,時間的概念相當混亂。在這個階段,不需要刻意要去調整他的作息,儘量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主。
到一歲左右,孩子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活動的時間逐漸增長,生活中不再只有吃、睡,還多了玩耍、活動的時間。這時家長可以開始著手調整他的作息,如約略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覺的時間,晚上則陪著他進行較為靜態的活動,作為睡眠前的預告,讓孩子知道大概在什麼時間要做什麼,直至他能自然而然地遵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有了規律作息後,相信對日後學習、人際關係會更有幫助,爸爸媽媽也不用因他作息顛倒而整日操煩
在兩歲前,孩子都是活在當下的,大部份的學習都來自具體的經驗,不建議進行抽象認知。家長若想教他分清白天、夜晚,可帶著他看看屋外的天候或是影像資料,分析兩者的不同,來告訴他時間的變化與當中該做的事情。
2~3歲:以順序概念延伸至時間流逝
每當小朋友要找爸爸媽媽時,家長如手邊正在進行其他的事情,常對孩子說“等一下”,卻發現孩子仍舊在追問哭鬧,手忙腳亂之餘,不免有些心煩。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尚不具備時間流逝的概念,他不瞭解“等一下”到底是要多久,只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的要求,所以頻頻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
2~2.5歲的孩子已有“唱數”的能力,父母可利用數字的順序,來延伸他對時間流逝的感受。舉例來說,在玩躲貓貓時,請他數到20再睜開眼睛,讓他了解時間如何在1、2、3……當中經過。隨著孩子能力逐漸增強,配合前期作息的養成,孩子會感覺到時間其實就是由一段、一段的事情所組成,且在進行這些事物中流逝,不再只是做了當下的事情後,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