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傳說課後反思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為了解救被惡龍吞吃的太陽和月亮,用金斧頭和金剪刀為民除害,最後化做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候在潭的兩邊。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學生了解了課文懂得主要內容,對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惡龍,救出日月的過程已基本掌握,所以沒必要再逐段***第3、4、5自然段***讀講。《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認為,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絡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是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認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樣的人?請默讀第3、4、5自然段,找出重點的詞句來說說你的看法。”以此為“領”引導學生繼續挖掘文字資源。
不足之處:首先是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上還有欠缺;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等問題。在以後的課堂中要努力改正。
篇2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關於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說。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盡艱險,降服惡龍,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兩邊的故事。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上完了,回顧自己的教學設計、對照自己的教學課堂,我審視著自己的教學過程。有獲得: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地方給學生留下許多想象空間,我結合閱讀教學,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訓練。這樣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從阿里山的山洞裡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這一句,引導學生想象,他們在行進的路上,是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麼克服的?通過想象情境,更能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艱險、為民除害的精神。
篇3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為了解救被惡龍吞吃的太陽和月亮,用金斧頭和金剪刀為民除害,最後化做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候在潭的兩邊。故事悽美動人,情節並不複雜。
上 這篇課文時,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生對民間故事的感興趣程度,採取了引導學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讀課文。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他們翻山越嶺,披 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從阿里山的山洞裡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麼苦?然後請學生來講述,學生們講得
繪聲繪色:有的說他們有可能被野獸襲擊;有的說山中天氣變化無常,他們忍受著日晒雨淋的痛苦;還有的學生則聯絡二年級學過的《沉香救母》一課中的精彩片 段:一路上,他們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餓了就採幾隻野果充飢,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喝。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
血痕,他們一點也不在乎……此時,他們已充分地感受到了他們這一路上的艱辛,為他們這種不怕辛苦與危險,一心要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礎上,再引導 學生反覆讀這句話,深化了學生的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