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

[拼音]:huanongxing gusuiyan

[英文]:pyogenic osteomyelitis

化膿菌引起的骨、骨膜、骨髓腔的炎症。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約佔75~90%);鏈球菌、白色葡萄狀球菌次之;肺炎鏈球菌、淋症雙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引起者更少見。一般有三種感染途徑:

(1)血源性感染,病菌自身體遠處病灶經血運感染於骨。

(2)蔓延性,由鄰近化膿病灶直接感染於骨。

(3)外傷性,細菌由開放性傷口或手術傷口直接感染於骨。感染好發於長管狀骨,特別是脛骨的上、下端、股骨下端、肱骨上端及橈骨下端,上肢約佔20%,下肢約佔80%,其他各骨也可發生。血源性感染多開始於血運豐富的幹骺端,因為此處終末動脈細微彎曲,血流遲緩,病菌易於停滯此處。本病好發於2~10歲的兒童,17歲以下約佔96%,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表現為發熱、區域性紅腫熱痛等,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有效。

病理

骨髓炎的病理變化不僅限於骨髓腔,實際上涉及整個骨組織。病菌侵入的區域性多在長骨幹骺端,首先出現炎症反應,區域性血管擴張充血,嗜中性白細胞侵潤,先有漿液性滲出,逐漸變為膿性。區域性骨組織壞死,可形成小範圍的骨膿腫。若細菌毒力不大、感染於短期內得到控制,則骨膿腫可能侷限化,此即布羅迪氏膿腫,但病灶多繼續擴大,侵及其他骨組織。感染向外發展,突破幹骺端密質骨,達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膿腫。骨膜下膿液增多,壓力增高,感染經哈弗斯氏管侵入髓腔。骨膿腫穿破後,也可直接形成骨膜下膿腫,使骨膜分離,該部骨幹失去來自骨膜的血液供應,同時骨腔內膿液壓力增高,壓迫血管,也引起迴圈障礙,因此發生骨質壞死,形成死骨。若炎症侵入髓腔,髓腔內膿液增多、壓力增大,又經哈弗斯氏管向外蔓延到骨膜下(見圖)。若炎症侵犯骨的滋養血管,致滋養血管栓塞,則可導致大塊骨質壞死。在炎症進行的同時,既有破壞,也有修復過程,表現為壞死組織的清除及新骨形成。機體清除壞死組織的方法有:

(1)通過酶的作用使壞死組織液化然後吸收。

(2)由吞噬細胞吞噬。小片鬆質死骨可完全被吸收,小塊密質死骨可經骨瘻孔排出,但較大的死骨必須手術取出,否則會妨礙癒合。骨膜被剝離後,成骨細胞形成一層又一層的骨樑,呈洋蔥皮狀,即所謂包殼。包殼大小厚薄不一致,骨小樑紊亂,其上有許多瘻孔,常有膿液排出。當死骨摘除後,包殼逐漸由板層骨所代替,當修復完成時,哈弗斯氏系統骨小樑及髓腔亦恢復正常。在小兒,骺板成為抵抗感染的防線,因此骨膿腫不能直接蔓延引起關節炎,而成人骺板已閉合,關節炎發生率高。骨膜下膿腫亦可將骨膜附著點剝離,感染得以進入關節腔。

症狀

因細菌毒力的強弱、人體抗力的大小及病程的長短不同。化膿性骨髓炎可分為急性、慢性與侷限性三個型別。急性骨髓炎一般有高熱(39~40℃),有膿毒血癥或菌血症的現象,周身關節痠痛、頭痛,患兒有時發生驚厥,甚至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脫水、酸中毒等症狀。區域性則出現患肢疼痛、跳痛、壓痛、肌肉痙攣、患肢怕人觸動、區域性紅腫發熱、鄰近關節屈曲。化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白細胞增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患兒尿中可能有蛋白質及酮體存在。X射線照片上在發病頭10日內,骨質無明顯改變。以後逐漸出現幹骺端骨質疏鬆,此乃區域性充血所致,可見斑點狀骨質吸收、骨膜增生,甚至形成包殼圍繞病變周圍。約4周左右可形成死骨。慢性骨髓炎時,全身症狀輕微。可有急性及反覆發作史。區域性竇道流膿,時好時發,膿汁時多時少,偶能流出碎死骨塊。病程可持續數年或數十年。 X射線照片上顯示骨幹變粗、緻密、硬化,髓腔不易看出,偶見小空洞及小死骨。侷限性骨髓炎多由毒力較低的細菌所致,常侵犯兒童長骨的幹骺端,尤以脛骨下端常見,偶而發生區域性疼痛及輕微腫脹,休息後即可消退。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區域性穿刺可有膿液,細菌培養可為陽性,並可藉此鑑別菌種。血培養陽性率較高。X射線照片可見骨質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治療

急性骨髓炎,在進行一般性的全身治療(包括休息、輸血、輸液、增強營養、大劑量抗生素)後,一般可以得到控制,治療無效,則可區域性切開病骨,鑽孔減壓,若膿液侵入髓腔或已有死骨,則可切開皮質骨排膿並清除死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療比較困難,因為硬化的骨質缺乏血運,細菌窩藏於硬化骨灶內,藥物難以到達,故抗生素收效甚微。對慢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較多,以清除病灶為主,輔以抗生素治療。

參考文章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X線表現?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