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
藥材名稱:獺肝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水獺肝(《綱目》)。
基源:為鼬科水獺屬動物水獺的肝臟。水獺屬計有11種,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美洲各地。中國有2種。
原動物:水獺Lutra lutra Linnaeus,又名水狗(《廣雅》),獺(《本草經集註》),獺貓、水毛子(《中藥大辭典》)。
歷史:獺肝始載於《別錄》,《綱目》列於卷五十一下水獺項下。宗奭曰:“獺,四足俱短,頭與身尾皆褊,毛色若故紫帛。大者身與尾長三尺餘。食魚,居水中,亦休木上。”時珍曰:“獺狀似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膚如伏翼,長尾四足,水居食魚。”綜上所述與今之水獺相符。
形態:水獺是鼬科中半水棲生活的動物,體長620~800mm,體重2~7.5kg不等,雄獺比雌獺大些。身體細長呈圓筒狀。頭短寬而稍扁,吻端短粗,須粗硬,鼻墊小,眼小,耳小而圓,位置低。四肢粗短,趾間具
。爪短,側扁而尖銳,在前肢腕墊後面有較短的剛毛數根。尾長,超過體長之半,基部粗,向尖端逐漸變細。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澤。上脣白色,頰部兩側和頸下為汙白色。體背、尾部及四肢的背面均為棕褐或咖啡色。身體腹面毛較長,顏色較淡為慄棕色,絨毛淺咖啡色。(圖見《中國藥用動物志》.第1冊.270頁.圖363)
生境與分佈:棲於江、河、湖等岸邊,挖洞造巢。分佈於黑龍江、吉林、西藏、甘肅、陝西及浙江、湖北、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生藥
養殖 檻舍飼養:一般建造高大,運動場面積5×105m,高3m,全用鐵絲編制20mm左右的小孔網建成,運動場頂亦加蓋鐵絲網,以防逃走。運動場內用水泥敷裝地面,備有3~6m的水池,深60~80cm,供夏季在室外活動游泳,冬季在室內餵養,室內面積是2.1×3.5m,有一個2×1m的活動水池。在室內放以高80cm,寬60cm,長1m的產仔箱,內墊褥草,供水獺產仔用。水獺也可籠養。
水獺以吃魚為主,每天1kg左右。但在人工飼養下,每星期飼以少量牛、羊等的肝臟,夏季可供給少量青蛙和一部分青飼料如苜蓿和蔬菜等。除此之外,大水獺可餵給鱉和泥鰍(小水獺不宜餵給)。不喂腐爛臭魚或其它肉類,每天上、下午,晚上各喂1次。
採集:全年均可捕殺,剖腹取肝,剝淨油脂及肌肉,再用清水洗淨,懸掛乾燥通風處乾燥。藥材主產于吉林、黑龍江、雲南。此外,廣西、四川、甘肅等地亦產。
加工炮製:燜炊,除去筋膜,切成小塊,晾乾。
鑑別:乾燥的肝臟呈大小不等的團塊,常連有心、肺及氣管部分,長約13cm(包括心、肺),肝臟位於心、肺之下,中間有一條大血管相連,肝臟分為6片,每片長4~6cm,直徑2~4cm,黑褐色,呈扁圓形,邊緣較薄。正面觀左右兩葉對稱,另兩葉較小,生於右側之下方。兩側肝葉的中間為動脈血管,直徑約1cm。右血管後方的上部,有1對橘瓣狀的瘤狀物;由15~20個小瘤塊緊密排列而成。肺臟在肝臟的上方,分為6片,左2,右4,灰棕色,中間為較粗的氣管,氣管的後下方為心臟,呈黑棕色。質硬不易折斷,斷面呈黑棕色,膠質狀。有魚腥氣。
以色紫紅、整個或片狀、無破碎殘肉者為佳。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性味:甘、鹹,平。 ①《別錄》:“甘,平。有毒。” ②《玉楸藥解》:“味甘,微寒。” ③《醫林纂要》:“甘、鹹、苦,寒。” ④《全國中草藥彙編》:“甘,溫。有小毒。”
歸經:《本草經疏》:“入肝、腎經。”
功效:養陰,除熱,寧嗽,止血。
主治:虛勞,骨蒸潮熱,盜汗,咳嗽,氣喘,咯血,夜盲,痔瘡下血。 ①《別錄》:“卻魚鯁,止久嗽,燒服之。” ②《藥性論》:“治上氣咳嗽,勞損疾。” ③《本草圖經》:“主(虛損)勞極,四肢寒瘧,虛汗客熱,亦主產勞。” ④《飲膳正要》:“治腸風下血。” ⑤《綱目》:“殺蟲。” ⑥《陸川本草》:“治目不明。” ⑦《四川中藥志》:“磨酒服,治心氣痛,療發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延年方》:“治骨蒸氣日漸羸:獺肝(炙)10份,人蔘、沙蔘、丹蔘各3份,鬼臼、苦蔘各2份。上6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1服10丸,飲汁下,日3服,加至10丸。禁生冷豬魚肉生血等物。” ②《四川中藥志》:“治咳嗽咯血:獺肝、仙鶴草、蟲草、白及、石斛。煎湯服。”
單方應用:①《肘後方》:“治腸痔有血:獺肝燒末,水服2g。” ②《吉林中草藥》:“治虛勞咳嗽,夜盲,角膜炎:將乾燥的獺肝研細末,每次服3~6g,日服2次。” ③《補缺肘後方》:“治癆病:獺肝1具,陰乾搗末。水服2g,日3,1具末瘥,更作。” ④《四川中藥志》:“治肝氣痛:獺肝、沉香。作散劑服。” ⑤《中國動物志》:“治夜盲、角膜雲翳:獺肝焙乾研末,每服10g,日2次,白開水送服。” ⑥《肘後方》:“治腸痔大便常有血:燒獺肝服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