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澀法

[拼音]:tuoju

[英文]:gangrene of lower extremity

因瘡腫深惡而致趾、指自行脫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外科疾病。又稱脫骨疽、脫骨疔、脫癰、十趾零落等。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生於20~40歲男性,早期以一側足或小腿怕涼、疼痛、間歇性跛行為主症,後期出現壞疽。此病早在《內經》中已有記載,《靈樞·癰疽》篇中名曰“脫癰”。南北朝《劉涓子鬼遺方》始將此病稱為“脫疽”。

脫疽之病因系由寒邪或寒溼合邪致病,寒凝絡脈、氣血凝滯、四肢失於濡養,後期則因瘀久化熱、熱盛肉腐,以致趾(指)盡脫。

脫疽之初發者,以下肢為多見。臨床辨治常分5種證型。

(1)脈絡寒凝。患肢發涼、疼痛,間歇性跛行,可有麻木、酸脹感,患肢面板溫度下降,皮色蒼白或蒼黃,中、小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舌質淡紫、舌苔白潤、脈弦緊。治宜溫經散寒、活血止痛,常用陽和湯加減。

(2)脈絡血瘀。除上述外,還表現為持續性疼痛,夜間加重,面板顏色呈紫紺色,或見紫褐斑,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汗毛稍少,或肌肉萎縮,舌質青紫,有瘀點或瘀斑,脈沉緊或澀。治宜活血化瘀、通脈止痛,常用桃紅四物湯加味。

(3)脈絡瘀熱。患肢除間歇性跛行和持續性疼痛外,尚有灼熱疼痛、遇熱痛甚、遇冷痛緩、夜間痛劇;面板呈紫紺色,乾燥、脫屑、光薄或皸裂,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汗毛稀少或脫落,肌肉萎縮,中、小動脈搏動消失,舌質紅或絳、苔黃,脈沉澀或細澀等。治宜養陰清熱、通絡止痛,以四妙勇安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4)脈絡毒熱。本病晚期趾(指)紫黯或色黑、面板潰破、瘡面時流膿水、腐肉不鮮、痛如火灼、夜間痛甚,常抱膝而坐。嚴重者腐爛蔓延,可五趾相傳,甚至上攻腳面,漸見肢節壞死、自行脫落、久不收口。嚴重者可伴全身症狀,如發熱、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質紅絳、苔黃燥、脈細數等。治宜養陰清熱、活血解毒,常用顧步湯加減。瘡面常規清潔換藥。

(5)氣血俱虛。瘡面久久不愈,耗傷氣血,肉芽呈灰白色如鏡面,膿液少而清稀,並出現全身消瘦而虛弱,面色蒼白、頭暈心悸、氣短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等。治宜調補氣血,常用十全大補湯或人蔘養榮湯加減,瘡面仍常規清創換藥。脫疽的發生與發展,多與某些因素有關,因此預防很重要:

(1)避免受寒溼,少吃膏粱厚味、辛辣煎炒之物,不吸菸等,可降低發病率;

(2)注意休息、營養,生活規律、情緒安定;

(3)注意保暖,穿著舒適寬大的鞋襪,避免患足摩擦及擠壓,並保持區域性衛生;

(4)節制房事;

(5)除患肢有瘡口的病人外,可做運動鍛鍊,以加強氣血流通,提高療效。

參考文章

脫疽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