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藥材名稱:芥子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黃介子(《中藥志》)。

基源:為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芥菜的乾燥成熟種子。

原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Sinapis juncea L.;B.juncea Coss),又名霜不老(福建),衝菜(湖南、福建),芥末(東北通稱)。

歷史:芥《別錄》始收載,列為上品,《本草經集註》中載:“芥似菘而有毛,味辣”,至《唐本草》亦載有:“子入藥用”。但以上本草中均將芥與白芥不分,至《開寶本草》始將白芥從芥中獨立成條。在《中藥志》中仍將芥菜與白芥共列入“芥子”條下。

形態:一年或二年生粗壯草本,植株有辛辣味,有時稍被白粉,幼時被白色疏毛,老時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高可達1.2m。基生葉大,具長柄;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0~50cm,寬10~15cm,不分裂或大頭羽裂,常具1~3枚小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缺刻或重踞齒;莖下部葉有近圓形葉柄,疏生糙毛,不抱莖,葉片多大頭羽裂,頂裂片大,下部有2~3對裂片,長6~12cm,寬1.5~5cm,裂片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具疏齒或重踞齒;莖上部葉寬披針形,全緣,長4~7cm,寬1.5~2cm。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萼片4,開展,披針形,長7~10mm,寬約1.5mm,基部略呈囊狀;花瓣4,鮮黃色,寬橢圓形或寬楔形,長1.1~1.4cm,寬5~6mm,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具蜜腺;雌蕊1;子房圓柱形。長角果細圓柱形,長3~5cm,具細柱形的喙。種子近球形,鮮黃色至黃棕色,稀為暗紅色,直徑1.2~1.8mm,表面具細網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圖見《中國藥用植物誌》.第9冊.22頁.408圖)

生境與分佈:為栽培植物,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藥

採集: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收,將植株連根拔起,或將果實摘下,晒乾後,打下種子,除淨果殼、枝、葉等雜質。藥材中國各地均產,以河南、安徽產量最大。

鑑別

性狀:種子類圓球形,直徑1~1.6mm,表面深黃色至棕黃色,少數紅棕色。於擴大鏡下觀察,種子表面現微細網狀紋理,種臍明顯,呈點狀。浸水中膨脹,除去種皮,可見子葉兩片,沿主脈處相重對摺,胚根位於2對摺子葉之間。乾燥品無臭,味初似油樣,后辛辣。粉碎溼潤後,發生特殊辛烈臭氣。以子粒飽滿,大小均勻,黃色或紅棕色者為佳。

顯微 種子橫切面:與白芥子基本相同,主要區別點為下皮細胞近半月形;柵狀細胞較寬,近方形,寬約20μm。(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378頁.圖242) 粉末:黃棕色。 ①種皮柵狀細胞成片,淡黃色、黃棕色或橙紅色。橫斷面觀細胞1列,一般長(徑向)17~46μm,寬(切向)7~22μm,外壁及側壁上端薄,稍彎曲,側壁大部及內壁增厚,側壁中部尤厚;表面觀多角形或長多角形,少數類長方形,直徑約至22μm,長至31μm,垂周壁平直,厚2~5μm,柵狀細胞與大形下皮細胞重疊,表面觀可見多角形或類方形暗影,其直徑54~117μm。 ②種皮下皮細胞形大,橫斷面觀扁長圓形,外壁及側壁皺縮,其下與柵狀細胞相接。 ③內胚乳細胞,橫斷面觀扁長方形,表面觀多角形,直徑18~29μrn,含糊粉粒、脂肪油滴。 ④子葉細胞無色,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527頁.圖257)

理化:取樣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0ml浸漬18小時,殘渣揮去石油醚,加甲醇20ml,迴流提取8小時,甲醇液濃縮至10ml,點於矽膠G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0.5)為展開劑,展開後碘蒸氣顯色。(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548頁.圖349)

加工炮製:炒芥子 取淨芥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或棕黃色,爆裂,有香辣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化學性質

含芥子酸、芥子甙、芥子鹼、脂肪油(芥子酸、花生酸、亞麻油酸的甘油酯)及粘液質等[1]。

附 殼和果仁中含硫代異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2]。此外還發現有分子量為22900、13000、12000的蛋白質[3],植物甾醇(Brassicasterol和22-dehydrocampesterol)[4]以及黃麴黴毒素(Aflatoxins)[5]。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一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248。


[2] CA 1988;108:3417a。


[3] CA 1988;109: 188931a。


[4] Phytochemistry 1983;22(8):1830。


[5] CA 1989; 111:19167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