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鋼鐵公司

[拼音]:yuanlin jianzhu

[英文]:building in garden

園林中有造景作用同時供人遊覽、觀賞、休息的建築物。

園林建築的不同含義

東方和西方對園林建築一詞的理解是不同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自然山水園林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築組成的。專用於園林的如園亭、園廊、臺、水榭、園橋等固然是園林建築,其他如廳堂、殿宇、寺塔等只要在園林中起造景作用有得景效果的也是園林建築。西方的園林建築一般是指不包括主體建築的小型建築物以及人造噴泉、花臺、裝飾雕塑、園燈、坐椅等。伊斯蘭園林和西方園林一樣,主體建築不在園林建築之列。

按中國園林界的一般看法,在現代的公園、動植物園和遊樂園中的展覽獸舍、溫室、兒童遊戲場及其他遊樂性建築對園林景觀起到造景作用的,在自然風景區裡的建築起點景、引景、休息作用的,現代的賓館、文化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築附設在屋頂乃至建築內部空間的亭廊等裝飾性的建築,都是園林建築。在園林裡沒有造景作用的構築物則不應算作園林建築。但從園林的整體性考慮應儘可能使它具有造景價值,承德避暑山莊的水閘即成一景──水心榭,就是一例。

中國園林建築的發展

建築作為園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國園林的特點,已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園林建築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苑、囿中的臺榭。魏晉以後,在中國自然山水園中,自然景觀是主要觀賞物件,因此建築要和自然環境相協調,體現出詩情畫意,使人在建築中更好的體會自然之美。同時自然環境有了建築的裝點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國園林建築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同自然景觀融洽和諧。

中國最早的造園專著《園冶》對園林建築與其他園林要素之間的關係作了精闢的論述。《園冶》共十章,其中專講園林建築的有《立基》、《屋宇》、《裝摺》、《門窗》、《牆垣》、《鋪地》等六章。

中國的現代園林建築在使用功能上與古代園林建築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園已取代過去的私園成為主要的園林形式。園林建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園、風景區、城市綠地、賓館庭園乃至機關、工廠之中。

選址

園林建築位置必須根據人對自然景物包括建築在內的觀察研究來確定,要符合自然和生活的要求,務求“得體合宜”。如在高崖絕壁鬆杉掩映處築奇觀精舍,在林壑幽絕處建山亭,在雙峰夾峙處置關隘,在廣闊處闢田園等。即使同一型別建築物,也要根據環境設計成不同的風格。例如北京景山上的五座亭,正中山頂上是三重簷四角攢尖頂,兩側為重簷八角攢尖頂,再下二亭為圓形攢尖頂。又如舫,帝王宮苑頤和園中的石舫與蘇州宅園中的舫在規模、用料、裝修上都大不相同。

園林建築的位置要兼顧成景和得景兩個方面。如頤和園中的佛香閣既是全園的主景,又可在上俯瞰整個湖區,是成景和得景兼顧的範例。通常以得景為主的建築多建在景界開闊和景色的最佳觀賞線上,以成景為主的建築多建在有典型景觀地段而且有合宜的觀賞視距和角度。

借景

巧於因借也是中國園林建築設計的重要原則。“因”為“因勢”,就是建築和自然環境的地形地貌很好地結合起來;“借”為“借景”,就是把園內或園外的佳景借到自己觀景範圍裡來,從各種視點充分欣賞到每一景物。因此,園林建築設計要突破一般建築格局,不拘泥對稱,也不拘泥朝向。有時為了一棵樹,可以去掉半間屋;為了一塊石,廊子可以彎過;為了借牆外之景,牆上可以開個洞窗等。“俗則屏之,嘉則收之”,充分發揮各個角度景觀的情趣。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位於天然風景區的別墅、山莊,或大型宮苑,由於環境自身廣闊而富於變化,建築物除了適應自然地形高低曲折之外,也常採取單純明確的構圖。而在小規模的城市宅園裡,則要靠建築空間和自然空間的穿插變化,才能使人感到步移景異,置身於山石花木的畫圖之中。因此,園林建築自身的空間處理或複雜或單純,必須根據環境的特點來考慮。

成景

中國園林以自然景觀為主體,但園林建築常是造景的中心,或對自然景觀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北京圓明園四十景,承德避暑山莊七十二景,多數以建築或在建築中所得的景觀為題。中國自然山水園林發揮了建築作用,使園林景區的劃分、空間的安排等都顯得層次分明,序列明確,給人更深的印象。北京頤和園的長廊本身是一景觀,還起組織導遊路線的作用。大型園林中的“園中園”建築群,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可自成景區,使空間劃分更富情趣。中國園林中一牆一垣、一橋一廊無不求充分發揮它們的成景、點景的作用。而且中國園林建築上大都有匾額楹聯,室內還有與景點意境相呼應的詩畫。這些詩畫和書法藝術對欣賞體會園林藝術和造園家創造環境的匠心,能起到點題和引導的作用。

風格

中國園林素有南方風格和北方風格之分。南方園林以江南宅園為代表,北方園林以帝王宮苑為代表。兩者除了規模和自然條件的不同以外,主要差別還表現在建築形式上。北方的園林建築厚重沉穩,平面佈局較為嚴整,多用色彩強烈的彩繪,構造近乎“官式”;南方的園林建築一般都是青瓦素牆,褐色門窗,不施彩畫,用料較小,佈局靈活,顯得玲瓏清雅,常有精緻的磚木雕刻作裝飾。

在中國園林發展過程中,南北園林風格曾有交流和滲透。清朝康熙、乾隆兩代皇帝數度南巡,使這種交流發展到一個高潮,在當時修建的圓明園、避暑山莊、清漪園等北方園林中出現了很多模仿江南園林名勝的景點和“園中園”。儘管建築仍是北方形制,但在平面佈局和建築與自然山水的關係上吸取了南方園林的許多特點。江南的許多地方為接待帝王駐蹕臨幸,也興建了許多行宮和別館。如揚州富商為了爭寵於皇帝而在瘦西湖興建的許多園林建築,多帶有北方風格。至今揚州園林建築仍有融合南北風格的特點。

在與外國交流方面,廣東的嶺南庭園在建築上吸收不少外國的形式。至今廣州園林仍有勇於創新和善於兼收幷蓄的傳統,建造了一些格調新穎的園林建築。

不論南方或北方的園林建築,其造型都比一般建築靈活多樣,精巧秀麗。明末清初李漁《一家言》中寫道:“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總的說來,園林建築以樸雅大方為上品,以繁瑣矯揉為下品。這樣的園林建築審美觀點是和中國園林崇尚自然美的宗旨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