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青藤根

藥材名稱: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

,黑鰦(《爾雅》),白鰷(《毛詩箋》),參魚、肉條魚(《爾雅翼》),白漂子(《黑龍江流域魚類》),鰺鰷、鰺子、青鱗子(《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鰷魚(《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基源:鯉科餐條魚屬動物餐條魚的肉。

原動物:餐條魚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

形態:體長而側扁,背部輪廓幾成一直線,腹部略彎凸。自胸鰭基部至肛門,腹稜完全。頭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斜裂。眼位於頭的前部,下嚥齒3行,圓錐形,末端尖成鉤狀,鰓耙15~20,側線鱗45~27,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向下急劇彎折,成一角度,沿腹側行至臀鰭基部處復又向上彎折,然後沿著尾柄中線直達尾鰭基部。背鰭條3、7,具有光澤的硬刺,其長約為頭的三分之二,起點在腹鰭起點的後上方。胸鰭不達腹鰭,腹鰭不達肛門。臀鰭條3,11~14。尾鰭深叉。全身銀白色,體背淡青灰色,尾鰭邊緣灰黑色。(圖見《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冊.198頁.圖214)

生境與分佈:為中上層魚類,常群棲於河流,湖泊沿岸水體上層,是極常見的小型魚種。在流水、靜水都能生長繁殖。從春至秋多叢集於沿岸淺水區覓食。食物組成隨個體大小而有差異: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為食;成魚則採食藻類、水草、高等植物碎屑,甲殼動物、寡毛類、水生昆蟲以及落水陸生昆蟲等。冬季在深水處越冬。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從中國海南島至東北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體中,均產此魚。

藥性

性味:《綱目》:“甘,溫。”

歸經:《本草求真》:“入腸、胃、心。”

功效:暖胃。

主治:冷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煮食,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