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
[拼音]:mianshenjing mabi
[英文]:facial paralysis
面神經核或神經幹病變引起的面部肌肉癱瘓,又稱面肌癱瘓,簡稱面癱。多發生於一側,表現為口角歪向健側、鼻脣間平坦,有皺眉、蹙額、閉眼動作障礙。因其病變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可分為核性面神經麻痺和核下性面神經麻痺兩種。前者由腦橋部面神經核病變引起,後者則為面神經幹本身的病變或神經幹受其周圍組織病變的影響所致。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是神經科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如莖乳孔內面神經非化膿性炎症所致者稱為貝爾氏麻痺,預後多較好,多數病例於發病1~2周後開始恢復,1~2個月內明顯好轉,若6個月後未見恢復則痊癒的可能不大。其他病因引起的面神經麻痺的預後視病因能否消除及病程長短而定。
解剖基礎
見神經系統。
病因
核上性面神經麻痺因腦血管意外或腦腫瘤所致。核性面神經麻痺見於當腦橋腫瘤、出血、炎症損傷面神經的核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痺的原因亦多樣。
病毒感染或許是貝爾氏麻痺的病因,面神經管的狹窄(骨膜炎)與發病不無關係,區域性(耳後或莖乳孔附近)受風寒也常為本病的誘因。面神經麻痺亦可發生於中耳炎、乳突炎、糖尿病、梅毒性或其他病因的腦底腦膜炎、聽神經瘤、小腦腦橋角部腦膜瘤、皮樣囊腫、動脈瘤或蛛網膜炎等患者。一側或二側面神經麻痺可見於吉蘭-巴雷二氏綜合徵、白血病、肉樣瘤病和麻風。直接損傷、顱底骨折、腮腺腫瘤和腮腺或乳突的手術偶致面神經麻痺。因面肌痙攣而進行的酒精神經阻滯療法以及分娩時的產鉗傷常使面神經在穿出莖乳孔處受損傷。
臨床表現
貝爾氏麻痺是最常見的型別。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20~40歲者為多。男性略多於女性,無明顯好發季節,兩側罹病率相若,兩側同時罹患者極為罕見。起病突然,常是患者晚間入睡前尚無不適,但次晨醒後洗漱時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口角漏水,也有的是家人發現其一側“臉歪”。有些患者在起病前先感耳內、乳突區、下頜角周圍的輕度疼痛。在追憶病史時,某些患者能憶及起病前曾有“受風”情形,例如乘車或熟睡於開啟的窗旁。發病後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表情動作完全喪失。病側額紋消失,不能蹙額與皺眉。瞼裂變大,臉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合稱為兔眼。閉眼時,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為貝爾氏現象)。下眼瞼外翻,使淚點不能與結膜接觸而致淚液溢位。病側鼻脣溝變淺,口角下垂,作露齒動作時口角歪向健側而成“歪嘴”。不能完成鼓腮、撅嘴、吹哨等隨意運動。在進行上述動作時,面部的不對稱更易顯示。言語發笨,構音(特別是脣音)障礙,例如說“不”、“布”等音時。漱口時或進餐時液體由患側口角流出。固體食物常易停滯在患側齒頰之間不能移動,咀嚼時頰肌易入嵌入牙間。若面神經在莖乳孔以上水平受損且鼓索纖維受影響,則舌前2/3的味覺障礙。若受損部位在發出鐙骨肌分支的部位以上,則有味覺障礙和聽覺過敏。若膝狀神經受損,則又有聽覺過敏、乳突部疼痛、耳廓及外耳道感覺遲鈍、外耳道皰疹、舌前2/3味覺障礙。若淺大神經受損則同側淚腺分泌減少。面神經麻痺恢復不全,即可致癱瘓肌攣縮或聯帶運動。因上面部肌肉受兩側皮質支配,故核上性面神經麻痺時,患側蹙額、皺眉及閉眼動作正常,常伴同側偏癱或上肢癱。
診斷及鑑別診斷
貝爾氏麻痺的診斷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當無困難。中耳炎、乳突炎併發的耳源性面神經麻痺,多有原發病的特殊症狀。吉蘭-巴雷二氏綜合徵可有周圍性面癱,但多為雙側性,且伴有對稱性的四肢弛緩性癱瘓和腦脊液蛋白質-細胞分離現象。顱後窩的小腦腦橋角部腫瘤所致的面神經麻痺起病較慢,常有病變側位聽神經障礙和顱內壓增高的徵象。腦橋病變(如腦橋腫瘤、血管病和炎症等)可引起周圍性面神經麻痺,但常伴有病變側外展神經和三叉神經麻痺和病變對側錐體束徵。
治療
若能發現病原則要將其消除,如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手術切除腫瘤等。
貝爾氏麻痺的治療,急性期、恢復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急性期的治療在於減輕面神經水腫、促進功能恢復。可給予潑尼鬆口服,肌肉注射維生素B1和B12等。區域性物理療法如溫溼敷(可解除耳周圍的疼痛)、莖乳孔區域性紅外線照射或超短波透熱療法等。角膜暴露者可用眼罩以防風沙,區域性應用抗生素眼藥膏。恢復期的治療在於恢復神經功能,防止肌肉攣縮。宜每日進行數次癱瘓面肌的按摩和自行練習癱瘓面肌的隨意運動,例如對鏡作閉眼及收縮口角等運動。
慢性期可行手術治療。發病6~8周後,若臨床方面尚無進步或變性反應已經發生,可考慮巴蘭斯-迪尤爾二氏面神經管解壓術和神經鞘切開術。晚期病例神經已纖維化時,可採用自體神經(股外側皮神經)移植術或神經(脊髓副神經或舌下神經)交叉吻合術。在一年後面肌功能恢復無望的病例,可考慮成形外科手術,即筋膜懸吊術或肌肉懸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