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藥材名稱:雲南茜草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紫參、滇紫參(《植物名實圖考》),小紅參(《中藥志》),小茜草(《雲南中草藥選》),滇茜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茜草科茜草屬植物雲南茜草的幹根或幹全草。

原植物:雲南茜草Rubia yunnanensis Diels

歷史:《植物名實圖考》分別于山草類及蔓草類中均收載有紫參。但山草類所列之紫參,所述及附圖絕非本品;而蔓草類所列紫參,載:“滇紫參即茜草之小者,四葉攢生而無柄,與此稍異。”所述及附圖均與本品相符。本品在《中藥志》1959年版亦有記述。已以“小紅參”之名收載於《中國藥典1977年版》中。但《滇南本草》1959年版中所列紫參並非本種。

形態:多年生攀緣草本,長1~2m。根簇生,細長,肥厚,圓柱形而微彎,徑3~5mm,外皮紅褐色。莖具4角稜,稜上被毛。葉近革質,4片輪生,倒卵形、長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0.8~2.5cm,寬0.3~1.5cm,頂端銳尖,基部寬楔形,邊全緣而有刺毛,上面綠色被毛,下面色較淡,無毛,微粗糙,3脈,在葉下面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及分枝均纖細;花小,5數,黃色而淡白,直徑約3mm,具短花梗;萼管球形,萼裂片不明顯;花冠近輻狀,花冠裂片5,窄卵形,頂端鈍;雄蕊5枚,著生在冠管上,花絲短,花葯橢圓形,揹著;子房下位,2室,花柱短粗,柱頭2淺裂。果小,球形,直徑約5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277頁.圖5968)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3000m的向陽山坡雜草叢中、林緣及林下。分佈於雲南。

生藥

採集:秋季採收,洗淨,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雲南中草藥選》:“甘,平。”

功效:補血活血,祛風除溼,軟堅破積。

主治:貧血,跌打損傷,風溼病,慢性胃炎,脂肪瘤,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或泡酒服。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紅河中草藥》:“治角膜去翳:雲南茜草葉30~60g,水煎服。” ②《紅河中草藥》:“治外傷出血,癤瘡:雲南茜草(鮮品),洗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