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飛蝴蝶

藥材名稱:白背三七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土生地、白仔菜藥(《廣西藥用植物圖志》),土田七(《廣西中藥志》),三百棒、石三七(《雲南中草藥》),大綠葉、接骨丹(《雲南中草藥選》),白子菜(《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菊科三七草屬植物白背三七的根及根莖。

原植物: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Gynura ovalis DC.;Seneci0 divaricata L.),又名白番莧(《浙南本草新編》)。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肉質,具多數長鬚根。莖直立,高30~100cm,稍肉質,有縱稜,被白色柔毛。單葉互生,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5~12cm,寬2.5~4.5cm,基部有時具2耳,邊緣有粗鋸齒,或羽狀淺裂。頭狀花序頂生,疏傘房狀;總苞筒狀,總苞片2層,線狀披針形,外層短,疏離,內層覆瓦狀排列,邊緣寬膜質,被灰白色短毛;全為管狀花,金黃色,5齒裂。瘦果深褐色,有條紋;冠毛白色。花果期10月至次年3月。(圖見《浙南本草新編》.390頁.圖412)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溼地。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生藥

採集:秋、冬季採挖,洗淨,晒乾或鮮用。

貯藏:晒乾用者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甘,寒。有小毒。 ①《廣西藥用植物圖志》:“甘,涼。” ②《廣西中藥志》:“淡,平。” ③《雲南中草藥》:“鹹、微辛,寒,有毒。” ④《浙江藥用植物志》:“淡、微苦,溫。” ⑤《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甘,寒,有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舒筋活血。

主治:支氣管炎,肺結核,崩漏,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燒燙傷。 ①《廣西藥用植物圖志》:“煮湯內服,涼血解毒;搗爛外敷跌打傷,消腫散瘀;又用以敷熱癰,散痛消腫。經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湯服補血。”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地下部:瀉火,涼血.生津。” ③《雲南中草藥》:“清熱消炎,舒筋活絡。治骨折,外傷出血,支氣管炎,肺結核,崩漏。” ④《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清熱解毒,舒筋活血。治癰腫,跌打損傷,骨折,創傷出血,水火燙傷。鮮品搗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廣西藥用植物圖志》:“治瘡癰:白背三七、霧水葛等份,搗爛外敷。”

單方應用:《雲南中草藥選》:“治燙火傷、刀傷:白背三七根粉,加糖調成糊狀,包紮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