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斯,B.C.
[拼音]:gelaoyu
[英文]:Gelao language
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未定。主要分佈在中國貴州省安順、平壩、大方、普定、黔西、織金、遵義、仁懷、 清鎮、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使用人口約6000。分稿、 阿歐、哈給、多羅4個方言。方言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和詞彙上,語法的差別很小。由於仡佬族人口少而居住分散,漢語已成為他們進行交際的主要工具;不少人還通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語音
(1)各方言清的塞音、塞擦音聲母(不包括帶鼻冠音的)都有不送氣和送氣的兩套,如p、堭、t;ph、堭h、th。
(2)哈給方言有b、d、扷 等濁的塞音和塞擦音聲母。稿方言在實際讀音時有帶濁送氣成分的清的塞音和塞擦音聲母,但它們只出現在一定聲調的音節,可處理為清聲母(如安順縣灣子寨仡佬話帶濁送氣成分的清的塞音、 塞擦音聲母p抰、堭抰、t抰等只出現在13、31兩調的音節)。
(3)只有 -n、-嬜兩個鼻音韻尾,沒有塞音韻尾和鼻音韻尾音-m。
(4)稿方言和多羅方言有小舌塞音聲母q、qh,還有帶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聲母,但只有不送氣的一套(缺Nq),其他兩個方言沒有這些聲母。
(5)沒有帶先喉塞音的濁塞音聲母妱b、妱d。
(6)母音不分長短。
(7)古仡佬語分A、B、C、D 4個聲調。現代仡佬語稿方言有 6個調,A、B兩調都未分化,C、D兩調各分化為兩個調;阿歐方言也有6個調,A、B兩調各分化為兩個調,C、D兩調都未分化;哈給方言有3個調,所有4個聲調都未分化,並且C、D兩調合併為一個調;多羅方言也有3個調,4個聲調都未分化,並且A、B兩調合併為一個調。
語法
(1)主語在謂語前,動詞謂語在賓語前。
(2)數量片語作定語時在中心語前。
(3)名詞、代名詞、形容詞、指示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語後。 ④複合數詞11-19的表示法在稿方言比較特殊,和量詞連用時是個位數在前,量詞居中,“十”在後。如ta33(三)san33(只)pe24(十)ntau31(鳥)“十三隻鳥”。
(5)否定副詞作狀語時在中心語後。如s媅嚕53(樣)n奅53(哪)nu33(都)怱e44(有)a44(不)“什麼都沒有”。
(6)動詞、形容詞能用肯定、否定相疊的方式提問。
詞彙
(1)有一些由詞根與前加成分構成的合成名詞和由詞根與詞根構成的合成名詞,但為數不多,本族固有詞大都是單音節的。
(2)有相當豐富的並列四字格。
(3)各方言的詞彙差別較大,有的詞3個方言同源,另一個方言不同源;有的詞 4個方言中兩個方言分別同源;有的詞 4個方言互不同源。即使是同源,由於方言語音差別很大,各方言區的仡佬族不能用仡佬語通話。
系屬問題
目前尚未解決。1942年美國學者白保羅(P.K.本尼迪克特)認為仡佬語、黎語和越南北部的拉綈語、拉嘉語構成加岱語,這個加岱語和泰語、印度尼西亞語有血緣關係,應構成一個語族,屬原始南方語系。1966年白氏建立了澳泰語系,這個語系有4個語族。其中一個語族包括大部分南島語、印度尼西亞語及一部分高山族的語言。一個語族包括泰語、侗水語、臨高話和加岱語,仡佬語就屬於加岱語。1975年白氏又修改他的澳泰語系,認為這個語系中加岱語和南島語共同構成一個語族,苗瑤語構成另一個語族。這裡的加岱語除原來的仡佬語、黎語、拉綈語、拉嘉語以外又加上泰語、北部泰語(即壯語、布依語)、侗水語、臨高話。他的加岱語實際上是中國學者所主張的壯侗語族。看來白氏是同意仡佬語屬壯侗語族的,只是他不承認壯侗語族屬漢藏語系。中國學者一向主張仡佬語屬漢藏語系,只是語族、語支未定。近來有人研究,認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仡佬語支。
參考書目
賀嘉善:《仡佬語簡志》,民族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