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鮮萬奴(?~1233)
[拼音]:Minuosi wenming
[英文]:Minoan Civilization
希臘克里特島的青銅時代中、晚期文化。又稱克里特文化或克里特文明。約始自公元前1900年,至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為邁錫尼人佔領而結束。“米諾斯文明”一名,來自古希臘神話中之克里特賢王米諾斯。它是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希臘古典文明的前驅。以精美的王宮建築、壁畫及陶器、工藝品等著稱於世。
發現與發掘
在古希臘時代,米諾斯王已是傳說人物,直至近代,學術界都認為有關米諾斯王的事蹟純屬虛構。19世紀70年代初,德國考古學家H.謝里曼先後發掘特洛伊城址、邁錫尼城址(見邁錫尼文明)等,證實古希臘傳說確有其歷史背景。1878年,希臘考古學家卡洛凱里諾斯在克里特島發現克諾索斯王宮遺址的一部分──陶瓶儲藏庫房,開始稱此為米諾斯王宮。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A.伊文斯大規模發掘克諾索斯王宮,出土的大量遺蹟、遺物表明,克里特青銅文化確實是世界古代文明重要中心之一。在克里特島還發現多處王宮和城市遺址,重要者有費斯托斯王宮遺址、馬利亞王宮遺址、古爾尼亞遺址等。近年的重大考古成果則有錫拉古城遺址的發掘。
分期與年代
伊文斯把克里特的青銅文化稱為米諾斯文化,分為早、中、晚3期,每期又細分為Ⅰ、Ⅱ、Ⅲ3段。他推斷早期米諾斯相當於埃及古王國時期,中期米諾斯相當於埃及中王國時期,晚期米諾斯相當於埃及新王國時期,並由此決定其絕對年代。伊文斯的分期奠定了克里特考古的基礎,為許多學者所襲用,只是在絕對年代上略有更動。但實際上,米諾斯文明始於中期米諾斯,在晚期米諾斯中段即告結束。另外,伊文斯的中、晚期的劃分與克諾索斯王宮建築的發展也不完全符合,因此自1949年以來,希臘考古學家N.普拉通又提出新的分期法,以王宮建築為標誌,分為王宮以前時期、舊王宮(亦稱第一王宮)時期、新王宮(亦稱第二王宮)時期和王宮以後時期四大階段。此種分期目前也比較流行。兩種分期法和絕對年代綜合列表如下:
王宮以前時期
此期處於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與基克拉澤斯文化相似。此期之末,約前2200~前1900年,原始公社制已經瓦解,從普遍使用私人印章,以及出現豪華的金銀飾物看,私有制和貧富分化已相當發展。約前1900年,克里特島出現了奴隸制國家,進入了階級社會的舊王宮時期。
舊王宮時期
克里特島奴隸制國家的形成,以王宮建築為標誌。當時在克諾索斯、費斯托斯、馬利亞等地都興建了規模巨集偉的王宮,而以克諾索斯的王宮為最大。一般認為,各王宮都是奴隸制王國的中心,而克諾索斯則為各王國聯盟之首。各王宮的佈局及建築風格基本相同,宮室一般有兩、三層,圍繞長方形的中央庭院而建廳房。庭院西部各廳房為舉行宗教祭禮之所。西部院外有一廣場,為祭典場所,亦稱“戲場”。王宮供水工程完善,克諾索斯王宮引水道長達10公里,自高山引來清泉,陶水管接縫嚴密。
舊王宮時期以精美的彩陶著稱,因最初發現於卡馬雷斯山洞,被稱為卡馬雷斯彩陶。器物形制多樣,有罐、缽、杯、碗、花瓶等類,一般以黑或暗青色為底,用白色繪出花草或各種圖案,再雜以紅色斑點,有時還加以褐、黃等色或附塑立體花卉裝飾,極為優雅,被認為是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之一。製陶技術達到很高水平,採用輪製法,有些陶碗極薄,被稱為“蛋殼陶”。卡馬雷斯彩陶產生於王宮以前時期,此時達於全盛,克諾索斯、費斯托斯王宮皆有製作此類陶器的作坊。王宮以前時期的氏族集體墓葬此時已不流行,代之而起的是單人墓葬。一般鑿石為穴,遺體葬於陶罐或陶棺中,隨葬品為日用器物和私人印章等。尚未發現王族的豪華墓葬。
米諾斯文明經濟基礎是農業,以種植穀物和果樹為主,也飼養羊、豬、牛等家畜。生產葡萄油和橄欖油。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舊王宮時期已形成一些城市,工商業和航海貿易已較發達,和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巴比倫皆有貿易聯絡,對希臘本土的影響更日益加強。米諾斯文字也在這時期初步形成(見米諾斯文字和邁錫尼文字)。在這時期裡,各王宮同時遭受三次地震大破壞。最大的一次破壞約當前1700年,此後各王宮徹底重建。開始進入新王宮時期。
新王宮時期
米諾斯文明鼎盛時期。各王宮中以克諾索斯王宮為最大和最豪華,其他各宮也有一致規劃,都無城防設施,表明克諾索斯已成為統一王國之首都,與古希臘有關米諾斯王建立海上霸權的傳說相符。各地遺址以王宮為中心,周圍有別墅、商館、陵墓、一般民居。米諾斯藝術在此時達於全盛,王宮建築風格偏重精緻小巧,不求對稱,喜用木柱,上粗下細,別具一格。宮室為多層樓房,廳房過道曲折相連,主要寢室附有浴室、廁所等衛生裝置,使用自來水,上下水道已很完善。建築材料木石混用,以石砌基部,柱子及屋頂則用木材。王宮各處繪有富麗的壁畫,喜好表現花草和海洋生物,也刻畫宮廷宴樂,禮儀和競技活動。彩陶底色變淺,以黑、褐等色繪花草、海洋生物等等,形象舒展自然。米諾斯文明無大型雕像,但印章和金銀工藝品上的動物、花草雕刻卻極精緻。此時仍流行陶棺葬,有的陶棺外壁飾以表現祭祀的圖畫。隨葬品有金銀飾物等,墓穴有石砌圓頂墓和石鑿巖墓等。在克諾索斯王宮附近還發現一座廟宇形的陵墓,前有列柱庭院,後有地窖式祭堂,墓穴鑿於窖內深處,可能是王族陵墓。
新王宮時期,克里特的城市已具較大規模,首都克諾索斯約有8萬人口,島上各地皆有城池市鎮。海運很發達,和埃及、敘利亞來往頻繁,並在其地設商站。希臘本土南部和愛琴諸島已併入米諾斯王朝版圖,米諾斯王朝成為一方霸主,工農業、海運和商業都達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度水平。
米諾斯文明的衰亡
約在前1500至前1450年間,克里特各王宮又遭到多次大破壞,最早的一次可能和錫拉島火山大爆發有關,其餘各次也大都是受地震的影響,除克諾索斯外,各宮破壞後即不復建。克諾索斯王宮在前1450年被邁錫尼人佔據,有所恢復,但前1400年又遭到破壞。至此,米諾斯文明的繁榮即告結束。此後,克里特作為青銅文明中心的地位即為邁錫尼文明所取代。關於米諾斯文明的創造者,由於米諾斯文字尚未釋讀成功,目前僅知與日後的希臘人不屬同一種族,具體種族尚難確定。
參考書目
A.Evans, The Palace of Minos: a Comparative Account of the Successive Stages of the Early Cretan Civilization as Illustrated by the Discoveries at Knossos, vol.Ⅰ~Ⅳ, Biblo and Tannen,New York,1964.
S.Marinatos, Crete and Mycenae, 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60.
G.A.Christopoulos, ed.,History of the Hellenic World: Prehistory and Protohistory, Ekdotike Athenon S.A.,Athens,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