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葉

藥材名稱:鰱魚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

魚、白

(《埤雅》),白腳鰱(《醫林纂要》),鰱子、洋胖頭(《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基源:為鯉科鰱屬動物鰱,藥用其肉。

原動物: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cienes)

形態:體側扁,稍高,腹部狹窄,腹稜自胸鰭直達肛門。體各部分比例隨個體大小不同變異幅度很大。頭大,約為體長的四分之一。吻寬鈍。眼小,位於頭側中軸之下。口寬大,亞上位,咽頭齒1行,平扁,草履狀。鰓耙特化,癒合成一半月形海綿狀過濾器。體被小圓鱗。側線鱗108~120,廣弧形下彎。背鰭3、7,無硬刺,較短,其起點距吻端與尾鰭基約相等。臀鰭3、12~13,中等長,起點在背鰭基部後下方。胸鰭7、8,下側位,可伸達或略超過腹鰭基部。腹鰭1、7~8,起點距胸鰭比距臀鰭為近,長不達肛門。尾鰭深叉狀。腹腔大,腔膜黑色。鰾2室,前室長而膨大,後室錐形,末端小。體背側面暗灰色,下側銀白色,各鰭淡灰色。(圖見《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冊.218頁.圖234)

生境與分佈:多生活於水的上層。性活潑,能跳出水面,受驚後四處跳躍。平時棲息在江河、湖泊及其附屬水體中攝食肥育。分佈較廣,中國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等水域均產。

生藥

採集:常年均可捕撈,捕獲後去鱗,剖腹除去內臟,洗淨鮮用。

化學性質

全魚:每500g中可食部分佔60g,其中含水量為76g,蛋白質55.8g,脂肪14.4g,灰分36g,鈣84mg,鐵3.6mg,硫胺0.3mg,核黃素0.63mg,煙酸6.3mg等。含甲基胺、乙基胺、二甲基胺、二乙基胺等。

肉:氨基酸含量隨魚齡不同而有升降,如雌魚成熟時鳥氨酸、組氨酸、穀氨酸、酪氨酸含量降低,而雄魚成熟時組氨酸含量上升,但牛磺酸、甘氨酸、α-丙氨酸、蛋氨酸、纈氨酸含量也下降。含次黃嘌呤(Hypoxanthine)、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一磷酸、肌苷酸(Inosinic acid)、肌苷等。含類胡蘿蔔素類1.34μg/g,其中有β-胡蘿蔔素(β-Carotene)、雞油菌黃質(Canthaxanthin)、異玉米黃質(Isozeaxanthin)、葉黃素(Luteoin)、蒲公英黃質(Taraxanthin)、多氧葉黃素(Polyoxyxanthophyll)等。

肝:含類胡蘿蔔素量較高,達8.9μg/g,其各類與肌肉中類胡蘿蔔素類似,維生素A及A2的含量也較高。含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分子量約100,000、含己糖激酶同功酶B、C、D(Hexokinase isoenzyme B、C、D)。

精液:含總脂26.5%,以脂肪酸為主,精液及精子含醇脫氫酶(Alcchol dehydrogenase)、蘋果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穀氨酸脫氫酶,精液含18種、精子含21種礦物元素,其中量較高的為K、Na、Mg、Si、P,尚含Ti、Mn、Zn、Cu、Mo等。

血清:含脂量10%,以磷脂及膽甾醇為主。卵中含礦物元素種類與精子及精液中所含的種類相似。腸中所含的類胡蘿蔔素的種類與肌肉相似,但含量較肉中的高。消化系統中含胰蛋白酶(Trypsin)、澱粉酶、脂酶,其含量隨春向秋轉移,則逐漸降低。

飼養種內臟含鋅14~53ppm,油中含油酸。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