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花

藥材名稱:金雞尾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概況

異名:掌羽鳳尾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國藥用孢子植物》),鳳尾草(《貴州民間藥物》),五葉靈芝(貴州)。

基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指葉鳳尾蕨的全草。

原植物:指葉鳳尾蕨Pteris dactylina Hook.,又名掌鳳尾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指狀鳳尾蕨(《西藏植物誌》)。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40cm。根狀莖傾斜。葉叢生或密生;葉柄細弱,無毛,深禾稈色,基部有時呈褐棕色,長15~30cm;葉為指狀複葉,羽片5~7,稀為3,長條形,中間1片最長,長5~10cm,寬5~7mm,腹面中脈有細溝;不生孢子的葉邊緣鋸齒狀,羽片較寬;葉脈單一或分叉。著生孢子的羽片較窄,幾全緣。孢子囊群著生於葉緣,連續不斷,囊群蓋灰色。(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1391頁.2873條)

生境與分佈:生於陽處岩石縫中或溝邊。分佈於四川、雲南、西藏。

化學性質

地上部分含蕨素B、F、O、Q、2β,15α-二羥基-羅漢松烯(2β,15α-Dihydroxy-ent-kaur-16-ene)、玉龍草甙A、B(Creticoside A、B)、2β,16α-二羥基羅漢松烷(2β,16α-Dihydroxy-ent-Kaurane)。

參考文獻

藥學雜誌(日) 1985;105(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