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

藥材名稱:樹地瓜

名稱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

概況

異名:山枇杷、斑鳩食子、牛奶根(《四川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桑科榕屬植物裂葉榕的根和果實。

原植物:裂葉榕FicuS laceratifolia Lévl.et Vant.[F.gasparriniiana Miq.var.laceratifolia(Lévl.et Vant)Corner]

形態:灌木或喬木狀,高達3m。幼枝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0.3~1cm,具毛;托葉披針形;葉片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形,長6~17cm,寬2~6.5cm,上半部具不規則的齒裂或缺刻,有時不裂,頂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背面沿葉脈被稀疏的毛,側脈4~7對,網脈明顯。榕果單生於葉腋,球形或橢圓形,表面無毛或幼時被毛,頂口苞片直立,熟時紫紅色,長0.8~1.8cm,寬0.7~1.3cm;基生苞片3。雌雄異株,雄花具雄蕊2,萼片3,分離;癭花花柱短,子房球形,雌花無梗,萼片3~5,淡黃色,有棕黃色斑點。花期6~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第1冊.161頁.圖843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陰處或水溝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陝西南部。不丹,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根,秋季採果實。

藥性

性味:根:澀微鹹,平。果:甘,平。

功效:清熱解毒,下乳,收斂。

主治:紅白痢疾,尿路感染,乳汁不足,九子爛瘍,頸淋巴結結核,痔瘡。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下乳,收斂。治紅白痢疾,淋症腫痛,乳少,九子爛瘍,痔瘡。”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痢疾,尿路感染,乳汁不足,頸淋巴結結核。清熱解毒。下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4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紅白痢疾,淋症腫癰,乳少,九子爛瘍,痔瘡:樹地瓜15~24g,煎湯,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