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交替小學科學課件
晝夜交替小學科學課件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制定研究動植物是怎樣適應晝夜變化的計劃
設計實驗研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研究活動中不傷害動物、不損傷植物,學會關愛生命。
科學知識
知道晝夜變化會影響動植物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
制定研究動植物是怎樣適應晝夜變化的計劃
設計實驗研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教學準備】
常見動、植物的影象資料做成PPT、小貓(或其他小動物)、小瓦手電筒等。
【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
1.太陽東昇西落,地球上晝夜交替。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變化會影響人們的行為,會不會影響動、植物的行為呢?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老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初次探討晝夜現象對動植物的影響(喚醒學生生活經驗)
1.小組交流:我們知道的動植物行為受到晝夜變化影響的例子。
動、植物名稱
受到晝夜變化影響的表現
2.交流、注意避免重複發言。
3.欣賞幻燈片,思考問題:
【幻燈片內容可分為兩部分:A.晝夜對植物(太陽花、向日葵、曇花、鬱金香、牽牛花、合歡樹等)的影響;B.晝夜對動物的影響(蛾、蝙蝠、蝶、狗、公雞等)。】
(1) 觀察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和影片。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麼變化?是什麼在影響著它們發生變化?
(2) 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現什麼規律嗎?
(3) 動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有什麼變化?有什麼規律?
4.集體交流。
教師小結:每種動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週期一樣。這種影響動植物生活的節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
(二)、探究一種動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
1.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們可以透過什麼途徑瞭解它們對晝夜變化的適應?(白天干什麼,在夜間都幹些什麼?……)下面請各小組選定一種動物,寫出觀察研究計劃。
2.學生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3.交流計劃,共同討論確定方法。
4.研究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呢?(要求學生一定要注意安全衛生,選擇性情溫馴的動物,例如小貓或小白鼠。同時教育學生愛護動物,減少對動物的傷害。用小電筒照眼睛也能明顯看到瞳孔的收縮,但燈泡不能太亮。)
5.佈置學生課外研究,做好研究記錄。
三、拓展 研究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晝夜現象對植物有什麼影響?植物怎樣適應這種變化?請同學們課外選一種植物進行研究。(可以選擇的課題:商場門前被纏滿小燈泡的樹與周圍沒有纏燈泡小樹苗生長狀況對比調查)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