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交替現象評課稿
晝夜交替現象評課稿
晝夜交替現象評課稿1
李老師與姚老師就《晝夜交替現象》一課進行了同課異構,為我們展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為先學後導,而後者為先導後學,無所謂好壞,只是對這一課兩位教師的不同理解。今天,我想談談姚鵬東老師的這節課。
1、別高估了學生的學習起點。
晝夜現象的形成跟太陽光的照射,地球是球體,球體不斷自轉三個因素相關。關於晝夜交替現象形成的原因,許多成人都認為太簡單了,學生不用學也知道。事實上,確實有許多學生透過閱讀、電視媒體等渠道看到過相關的知識。那麼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呢?根據提供的一份有關此內容的課前調查統計顯示,學生中認為地球自轉的佔28%;認為地球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的佔25%;認為太陽繞地球轉的佔13%,認為和月亮有關的佔8%,其他原因或什麼都不知道佔26% 。
這說明學生原先對晝夜交替現象的瞭解,是間接獲取的,知識是不穩固的,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識進行有序地建構,所以還不能成為學生的知識。基於此,教師認為大部分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的瞭解是困惑不解的。
因此,教師安排了三個有層次的活動:
(1)學生自由發表有關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說。
(2)做有關晝夜現象的模擬實驗。
(3)根據模擬現象提出有根據的多種可能的解釋,並對這些解釋進行分析。
2、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
教學參考建議中提出了本節課的意義所在:教材列舉了產生晝夜交替現象有許多種可能,其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髮揮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象的多種假說,並透過模擬實驗去驗證,重演一次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象的'過程。透過這樣一個過程,雖然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正確的解釋,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科學需要透過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產生深刻的科學價值觀。特別要注意,本課不要求學生立刻掌握形成晝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們對晝夜現象的看法。
單元目標中指出:《晝夜交替現象》是五下《地球的運動》單元起始課。本單元共8課,前5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轉,後面3課,研究公轉和與地球運動相關聯的現象:四季和極晝極夜。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在逆時針自轉和公轉。本單元要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
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上,教師首先讓學生分析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的重要因素——地球是不透明球體、太陽光的照射、兩個天體之間的運動。這些也是提出假說的依據。接著讓學生經過討論,自由提出多種不同的假說,根據模擬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說,根據已有的只是經驗對假說進行初步的邏輯加工。明白僅僅透過實驗室裡的模擬實驗還不能最終確定結論,還需要尋找更多的證據,才能得出最後的結論。讓學生經歷一個科學家研究探討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對這一方法的掌握和學習將使他們有機會研究這一類的問題。這是本節課的價值所在。
3、設計模擬實驗,突破教學難點。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問題單憑觀察是難以得出結論的。這時就需要透過實驗來探究。實驗當然也離不開觀察,但與單純的觀察不同的是,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物件的條件下進行的觀察。在難以直接拿研究物件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物件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模擬實驗是科學實驗的一種基本型別,對事物的內部結構,運動變化過程進行模擬,叫做模擬實驗。
首先要進行原型分析,即選擇和構建相似模型,這是模擬實驗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要依據原型的特點,按照相似性原理並運用類比推理,選擇或建構與原型有結構上相似或功能上相似的事物作為實驗模型。
(1)確定建模系統:地球、太陽以及兩個天體的運動是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決定性因素。因此,研究地--日的運動模式,是建立模型的關鍵。
(2)確定原型特徵:太陽、地球的運動有其固定的軌道,自轉、公轉等特點,其運動存在著一定的特徵。
(3)確定基本變數:日、地兩天體的運動模式。
其次,要進行原型簡化。
模擬實驗中要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透過科學抽象,保留並突出決定事物本質屬性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和偶然因素的干擾。
1.突出主要因素:地球不透明球體,太陽發光,在陽光照射下,一面形成亮面,即晝,另一面形成暗面,即夜。太陽、地球在運動。
2.忽略次要因素:其他星體的影響,太陽、地球的實際大小和二者之間的實際距離,只要比例適中即可。
接著,要進行模型建立。
模型是透過對原型進行高度抽象之後得到的一種理想客體,它透過極其相似的替代物,以純粹的理想化形式呈現出來,從而深刻地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性。
(1)尋找替代物:太陽用小馬燈代替。這樣可以模擬太陽光向四周照射,而不是向一個方向照射。地球則用小地球儀代替。把地球儀從底座上取下來,並且安裝上了一根手把,方便學生把持和轉動,在地球儀上貼上了觀測點的標誌,方便學生觀察晝夜交替現象的出現。
在黑暗環境中進行實驗,效果比較明顯。
(2)小組合作,以替代物作為研究物件,模擬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說。對形成明顯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說,及時畫圖記錄。
最後,要進行模擬檢驗。
模型雖以科學知識和實驗事實為依據,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科學邏輯論證而建立,但它畢竟是抽象思維和想象的結果,所以具有假定性,其正確性須經實驗模擬證實,並收集更多的證據加以支援。
在分小組完成模型建立之後,教師安排學生當場演示,相互之間進行交流評價,對建立的模型進行檢驗。並且使學生明白,單憑模擬實驗,是不能給假說下最終結論的,結論的獲得還需要進一步收集證據。
晝夜交替現象評課稿2
一、“引”中去猜測
地球與宇宙還包括天空中的星體,這部分內容為小學生撩起了星空的神秘面紗。他們透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鍊自己的毅力;他們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是點燃小學生的求知慾,這遠比告訴他們太陽的直徑、溫度更重要!而晝夜交替現象又是地球單元第一課內容,學生剛剛接觸有關宇宙方面的知識,無論從學生方面還是教師引導方面,黃老師都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入手,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黃老師的課前談話由考查學生想象力為題,讓學生感知“在沒有其他新的證據之前,這些假設都有可能成立,我們要大膽假設”,老師透過讓學生想象,引發他們內心的猜測驅動力,這正是牛頓所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巨大的發覺。在無形中讓孩子感到學習的快樂,學會大膽猜測。
二、探究前的猜測
科學探究是科學研究過程的本質特徵,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這將有利於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激發兒童學習科學的主動性。科學探究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策略,讓學生將探究式的學習與其他方式的學習充分結合起來,以獲得最佳的學習結果。整堂課先從兩張江心嶼白天和黑夜對比的照片引出晝和夜,從學生生活中的經驗理解晝夜交替現象,從而引出課題,然後透過提問地球為什麼會有晝夜交替現象引起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探索慾望。再從白天和黑夜的最大區別來引起學生探知為什麼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從而進行猜測,並透過猜測來進行模擬實驗,得出結論。在探究之前先大膽猜測,讓探究方式與猜測相結合。在科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
三、小組合作中“我有我的猜測”
這堂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一張記錄表,每位學生都可以把自己對晝夜現象原因的猜測畫下來,人人的猜測都是平等的,所以沒有對錯之分,讓每位孩子都能把自己的觀點在小組中表達出來。
四、帶著猜測去總結
模擬實驗結束之後,老師讓學生去總結他們的發現,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其中有幾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對於其他幾種還是不能確定,老師在結束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告知學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而是說:“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是哪一種,因為證據不足,這只是單元的第一課,我們接下來的內容會慢慢了解到……”。一節課並不一定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會什麼,根據孩子的發展,掌握了能掌握的、該掌握的就可以了。所以帶著猜測,把問題留到後面也是可以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把課堂中的問題帶進他們的生活中和以後的學習中,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繼續探討科學知識,並能用自己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現象,讓科學與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樣的科學才是真正的科學。這樣既能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形成一種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到原來科學的領域是如此之廣,而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中。
一節課35分鐘,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過程方法和情感價值觀。但也有主次之分,我認為老師的這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晝夜現象探究的慾望以及興趣。以“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巨大的發覺”為理念,在猜測中學會去發現。在老師輕鬆的課堂上,學生學得很愉悅,這就是我們該努力的,學會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