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仁

藥材名稱:金刀菜

名稱出處:《湖南藥物志》

概況

異名:萬年青(《植物名實圖考》),臭常山(《中藥大辭典》),止血柴(湖南)。

基源:為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廣東紫珠的葉及嫩莖。

原植物:廣東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C.brevipes sensu Hand.-Mazz.;C.japonica Thunb.var.angustata Rehd.),又名珍珠風(《中藥大辭典》),老鴉飯(江西)。

歷史:本種以萬年青之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雲:“萬年青,生長沙山中,叢生長條附莖,對葉,葉長三寸餘,似大青葉,有鋸齒,細紋中有赭縷一道,附莖生小實,如青珠數十攢簇”。視其圖,類似本種。

形態:灌木,高約2m。幼枝常帶紫色,略被星狀毛,老枝灰黃色,無毛。單葉對生,葉片狹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26cm,寬3~5cm,具短柄,長5~8mm;葉基部楔形,邊緣上半部有細齒,頂端漸尖,兩面通常無毛,背面密生顯著的細小黃色腺點。有側脈12~15對。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5~8mm,3~4分歧,序寬2~3cm,疏具星狀毛;花萼鍾狀,具鈍三角齒;花冠白色或帶紫紅色,長約4mm,頂端4裂;雄蕊4,花絲與花冠等長或稍短,花葯長橢圓形,子房無毛,具黃色腺點,果球形,具宿存萼片,徑約3mm。花期6~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5卷.1分冊.74頁.圖38)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00~1600m處山坡林中或灌叢下。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莖葉。

藥性

性味:酸、澀。

功效:止痛,止血。

主治:吐血胸痛,偏頭痛,胃痛,跌打損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湖南藥物志》:“治吐血胸痛:廣東紫珠15g,茜草9g,仙桃草9g,黃茅根3g。水煎服。” ②《湖南藥物志》:“治偏頭痛:廣東紫珠20g。水煎服。偏左加女貞子9g,偏右加陳皮9g。” ③《湖南藥物志》:“治麻疹:廣東紫珠9g,黃牛刺6g,野高粱6g。水煎服。”

單方應用:《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治胃痛,胸痛,頭昏,外傷出血,吐血:金刀菜適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