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鉤風

藥材名稱:防己

名稱出處:《中國藥典》

概況

異名:粉防己(《中藥志》),漢防己(《拉漢藥用植物名稱和檢索手冊》)。

基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石蟾蜍的塊根。千金藤屬全世界約50種,中國有30種,全屬種類大多為藥用植物。

原植物:石蟾蜍Stephama tetrandra S.Moore

歷史:防己首載於《本經》。《別錄》載:“防己生漢中川穀,二月,八月採根,陰乾。”《綱目》引李當之曰:“其莖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內黃,如桔梗,內有黑紋如車輻解者良。”現知漢中防己為馬兜鈴科植物,李當之所述者與本品藥材性狀並不相似,而與漢中防己(異葉馬兜鈴)更為相似。目前防己來源僅漢防己一種。1990年《中國藥典》收載防己。藥材主產於浙江、安徽、臺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大多數為野生品,銷中國大部分地區。其他如廣東、廣西等省亦產,但大多自產自銷。

形態:多年生落葉纏繞藤本。根通常圓柱形或長塊狀,直徑3~10cm,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具橫行紋理。莖柔弱,纖細,圓柱形,有扭曲的細長縱條紋。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長5~6cm,薄紙質,三角寬卵形,長4~6cm,寬5~6cm,頂端鈍,具細小突尖,基部楔形或略心形,兩面均被短柔毛,全緣,掌狀脈5條。花雌雄異株,雄花聚整合頭狀聚傘花序,呈總狀排列;雄花綠色,花萼4,萼片匙形,長約1mm,寬約0.5mm;花瓣4枚,花絲癒合成柱狀體,上部盤狀,花葯著生其上;雌花成縮短的聚傘花序,萼片,花瓣與雄花同數。核果球形,熟時紅色,直徑5~6mm;內果皮肉質,呈扁平馬蹄形,長、寬均為4~5mm,兩側中央下陷,背部隆起,有小瘤狀突起及橫槽紋15~17條。種子環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彩圖6)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丘陵地帶的草叢中及灌木林的邊緣。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北、湖南、廣東、廣西。

生藥

採集:秋季採挖,洗淨或颳去栓皮,切成長段,粗根縱剖為2~4瓣,晒乾。石蟾蜍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鑑別

性狀:石蟾蜍根圓柱形,多少彎曲,彎曲處有縊縮的橫溝,商品大多縱剖成兩半,長5~15cm,直徑2~5cm;表面灰棕色,有細皺紋,具明顯橫向突起的皮孔,其長可至2.5cm,有時皮部脫落而露出彎曲的導管束條紋;縱剖面黃白色,有導管束條紋。質堅實而重,粉性大,橫斷面木部佔大部分,棕色導管束作放射狀排列,射線寬廣。氣微,味甚苦。以去淨栓皮、乾燥、粗細均勻,質重、富粉性,纖維少者為佳。

顯微 本品根橫切面:木栓層有時殘存。皮層狹窄散有石細胞群,常切向排列。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佔大部分,射線較寬;導管稀少,呈放射狀排列;導管旁有木纖維。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並可見細小桿狀草酸鈣結晶。(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圖59)

粉末 類白色或黃白色。 ①草酸鈣結晶少而小,方形、長方形或菱形,長3~7μm。 ②石細胞淡黃色,成群或單個散在,類圓形、類方形或長橢圓形,長26~108μm,寬21~59μm,壁厚3~7μm,紋孔及孔溝明顯,有的可見層紋。 ③澱粉粒眾多。單粒圓形或類圓球形,直徑5~26μm,臍點多明顯,點狀,裂縫狀、三叉狀,層紋不清楚;復粒多,常由2~4(~8)分粒組成。 ④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細長稜形,末端漸尖,長340μm以上,直徑9~17μm,壁厚2~5μm,有單斜紋孔或交叉成十字形。另可見導管,木薄壁細胞、木栓細胞等。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稍浸,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主含生物鹼:粉防己鹼(Tetrandrine)(1)、防己諾林鹼(Fangchinoline)(8)、輪環藤酚鹼(Cyclanoline)、2-N-甲基粉防己鹼(2-N-Methyltetrandrine)(2)、2’-N-甲基粉防已鹼(3)、2,2’-N,N-二甲基粉防己鹼(4),2- N-甲基防己諾林鹼(9)[3]、粉防己甲素(5)、乙素(10)、丙素(11)、丁素[1](FenfangjineA,B,C,D)、氧化防己鹼(Oxofangchirine)[2]、輪環藤鹼(Cyclanine)、防己菲鹼(Stephenanthrine)、防己AA-1(Alkaloid AA-1)、木蘭鹼(Magnoflorine)、Oblongine。另有2’-N-α氧粉防己鹼(Tetrandrine-2’-N-α-oxide)(6)、2’-N-β氧粉防己鹼(7)。後二者和粉防己甲素、乙素、丙素均為氮氧化合物。還含有β-谷甾醇及棕櫚酸。此外,分到2,2’-N-N-二氯甲基粉防己鹼(2,2’-N-N-Dichloromethyl-tetrandrine)為用二氯甲烷溶劑的後生產物[4]。

附 粉防己地上部分莖藤葉中含有粉防己鹼、防己諾林鹼[5]、防己醌鹼(Stephadione)、紫堇醌鹼(Corydione)、南天竹啡鹼(Nantenine)、氧化南天竹啡鹼(Oxonantenine)、無根藤新鹼(Cassythicine)、無根藤米里丁(Cassameridine)、防己雙黃酮甲(Stephaniaflavone A)、防己雙黃酮乙(Stephaniaflavone B)、β-谷甾醇和正三十五烷[6]。

參考文獻

[1] Heterocycles 1988;27(5):1149。


[2] 藥學學報 1986;21(1):29。


[3] J Nat Prod 1990;53(4):993。


[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1;2(3):231。


[5] Chem Ind 1985;(4):127。


[6] 司瑞遠研究生論文.中國藥科大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