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致敏性日光性皮炎

[拼音]:zhong‘eryan

[英文]:otitis media

致病菌侵入中耳引起的炎症。有化膿性和非化膿性之分,兩者又各有急、慢性之別。中耳炎為常見病,化膿性中耳炎有時可發生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應予以重視。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病變同時侵及粘膜下層及骨膜。常涉及鼓室、鼓竇、乳突和咽鼓管,但鼓室病變為主。該病兒童多見,遍及全球。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大多數患者迅速痊癒。但若治療不當或不及時,仍可演變成慢性,或發生急性乳突炎和其他併發症。

致病菌主要循咽鼓管侵入鼓室。常見致病菌有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為混合感染,其中Ⅲ型肺炎球菌和弗裡德蘭德氏桿菌(肺炎桿菌)毒性較大,易引起併發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易誘發此病。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時,致病菌經咽鼓管或血運進入鼓室而發病。鼓膜外傷性穿孔、放置鼓室引流管等細菌可直接侵入鼓室而發病。不適當的用力擤鼻或沖洗鼻腔方法不當,致病菌經咽鼓管進入鼓室。本病嬰幼兒較成人多見,原因是:

(1)咽鼓管比成人短、寬,且接近水平位。

(2)兒童易患扁體炎和腺樣體炎。

(3)易患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

(4)全身免疫系統不健全。嬰幼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複發率高,併發症多,診斷和處理皆有其特殊性,應充分重視。

本病起病急,伴發燒等全身症狀。早期有耳阻塞感,聽力下隆,繼之出現劇烈搏動性耳痛。鼓膜充血、膨出。病情繼續進展,鼓膜穿孔,多為中央性小穿孔,此時膿液流出,耳痛驟減。痊癒後鼓膜小穿孔可癒合,聽力不受影響。本病應與急性鼓膜炎、帶狀皰疹等鑑別。

一旦發病應立即給予有效抗生素。2%酚甘油滴耳可減輕疼痛。0.5~1%麻黃素液滴鼻可收縮鼻腔和咽鼓管咽口粘膜以利引流。物理治療可消炎止痛。若高燒不退,耳痛難忍,鼓膜外突無穿孔或穿孔小膿液引流不暢時可即時行鼓膜切開術。術後引流通暢,全身或區域性症狀迅速減輕。若合併急性乳突炎或其他顱內併發症時,應及時行乳突鑿開術。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炎症。由於鼓室和乳突是相通的,當鼓室有慢性化膿性炎症時,必波及乳突,並引起炎症,可侵犯骨質。為一影響聽力並可危及生命的常見病。據1959~1965年中國山東省汲縣和北京等地大量居民健康普查結果,其患病率為1.2~1.84%,兒童較多見,為3%。據英國類似統計,患病率約為3%,學齡前兒童為8.8%。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延誤未治、處理不當或療效不好,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時,就演變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致病菌以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為主。

長期反覆耳漏和聽力減退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依照病變程度、性質及監床表現可分三型(見表)。膽脂病非真性腫瘤,是由脫落上皮,細菌等組成的豆腐渣樣團塊,對骨質有侵蝕和破壞作用。

骨瘍型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急性發作可引起一系列顱內外併發症,如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迷路炎、面癱等。因此上述兩型患者切不能作保守治療,應及時手術治療。單純型患者可堅持耳內滴藥,如 4%硼酸酒精、0.25%氯黴素等,並注意滴藥方法。幹耳3~6個月可行鼓室成型術,提高聽力。

結核性中耳炎

結核菌引起的特殊型中耳炎,病程多呈慢性進展性。臨床較少見。原發型與繼髮型不同,無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灶,僅為鼓室結核病變。多為混合感染,骨質破壞範圍可較廣,甚至形成耳後冷膿腫,鼓室內有肉芽或死骨,鼓膜偶可見多發小穿孔。細菌學檢查和病理檢查可確診。早期可保守抗癆治療,無效可行手術治療。

粘連性中耳炎和鼓室硬化症

中耳炎的後遺症,是致聾的常見病因,前者可見鼓膜增厚和內陷,聽骨鏈中斷,聽骨及鼓膜與鼓室內壁粘連,鼓膜活動差,可見瘢痕和鈣化斑,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效果尚欠滿意;鼓室硬化症是中耳粘膜炎症引起的退行病變,可能與Ⅲ型變態反應有關。鼓膜有鈣化斑,鼓室內可見黃白色鈣化斑塊包繞於聽骨或鼓室其他結構。可選擇適當手術方法提高聽力。

非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非化膿性狀態。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創傷性中耳炎和變應性中耳炎。

(1)分泌性中耳炎。又稱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積液、膠耳等。一般認為是由於咽鼓管急性梗阻,致中耳的通氣、引流不暢而造成中耳積液。本病多見於兒童。據統計,中國成人發病率為2.16%,兒童為2.51%。

中耳腔是一個含氣腔,藉助吞嚥、呵欠、噴嚏等使咽鼓管有規律開放,調節中耳腔氣壓,保持與外界大氣壓力平衡,維持正常聽覺功能。鼻或鼻竇、鼻咽部炎症,變態反應,腺樣體肥大,顎裂,放射治療,妊娠,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可導致咽鼓管水腫、梗阻和開放障礙。中耳腔內氣體吸收,形成負壓,漿液性、粘液性、血性或混合性液體滲出積存於中耳腔內而導致本病。

該病多有感冒史,主訴有耳堵塞感,聽力減退,自聽過強、耳鳴甚至耳痛和眩暈。鼓室積液時,耳鏡檢查可見液平面或氣泡,大量積液時,鼓膜膨出,呈淡黃色。如積液內有血液和膽固醇結晶,鼓膜呈藍色。遷延不愈可致鼓膜內陷、增厚或萎縮,也可引起聽骨壞死、膽固醇肉芽腫、粘連性中耳炎和鼓室硬化症。聽力嚴重下降多呈傳導性耳聾,導抗測聽有其特異改變,應注意排除鼻咽癌、中耳癌、腦脊液耳漏和鼻漏、頸靜脈球體瘤等。

少數可自愈。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排除積液。合理應用抗生素和激素。應用鼻腔血管收縮劑,如1%麻黃素等。無呼吸道感染可行咽鼓管吹張,以利中耳通氣和排液。如積液不吸收可先行鼓膜穿刺術,抽吸積液後可適當注入抗生素、α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等粘液溶解劑。但效果不一,也可行鼓膜切開術,可經切口反覆吸引積液。經久不愈者或積液稠呈膠樣者應行鼓膜插管術排液。短期效果較好,但終會自行排出,且可有堵塞、感染、永續性鼓膜穿孔、膽脂瘤等併發症。膽固醇肉芽腫形成鼓膜呈藍色及有頑固不吸收的積液時,如上述方法無效可行中耳鼓竇探查術,必要時行乳突單純鑿開術。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術,對兒童患者有時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2)氣壓創傷性中耳炎。當大氣壓力驟變時,由於中耳腔內氣壓與外界不平衡而產生的中耳創傷。又稱航空性中耳炎。也見於潛水作業和低壓艙工作。飛機上升時大氣壓力逐漸降低,中耳腔內氣壓相對升高,可通過咽鼓管排出腔外,恢復鼓室內外氣壓平衡。飛機下降時,鼓室內氣壓低於大氣壓,空氣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內,如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維持鼓室內外壓力平衡,鼓室為負壓,而導致本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耳內壓迫感、耳痛、聽力障礙、耳鳴,嚴重者可有鼓室積液或積血,甚至鼓膜破裂。治療時應進行咽鼓管通氣、鼻腔滴用 1%麻黃素等,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鼓管功能不良者,停止飛行或潛水。專業人員應進行咽鼓管開放訓練,包括吞嚥、提喉、軟顎運動和下頜運動。飛機隆落時反覆作咀嚼動作,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嚴重者應作氣壓艙治療,迅速上升到原高度,再以低速下降。

參考文章

小兒中耳炎的處理原則是什麼?五官科小兒急性中耳炎併發面癱如何治療?神經與精神科中耳炎能引起面神經麻痺嗎神經與精神科中耳炎可引起哪些眼病?眼科怎樣防治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孕育兒分泌性中耳炎應怎樣治療?五官科分泌性中耳炎的特徵及病因病理是什麼?五官科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有哪些併發症?孕育兒中耳炎是怎麼回事?孕育兒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應從哪些方面治療?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