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葉
藥材名稱:懸鉤根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基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山莓的根。
原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
餘項參見“懸鉤子”條。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挖,洗淨或剝取根皮,晒乾。藥材產於四川、陝西。
鑑別:乾燥的根長50~90cm,直徑2~3cm,皮厚3~6mm。外表麵灰棕色或灰黃色。質堅硬,斷面白色,有菊花紋。
藥性
性味:①《草木便方》:“苦、澀,平。” ②《本草拾遺》:“苦,平。”
功效:破血,殺蟲毒。
主治:吐血,痔血,血崩,帶下,瀉,痢,遺精,腰痛,瘧疾。 ①《四川中藥志》:“治吐血,痔出血,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止遺精,療蟲牙痛,腎虧勞傷。” ②《本草拾遺》:“根皮: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殺蟲毒,卒下血,婦人赤帶下,久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 ③《草木便方》:“固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使用注意:《四川中藥志》:“體虛溼熱鬱滯者及孕婦忌用。”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福建中草藥》:“治腰痛:幹山莓根30g,肖梵天花根30g,水煎服。” ②《青島中草藥手冊》:“治牛皮癬:懸鉤子根皮30g,枯礬30g,共研末,米醋調搽患處。”
單方應用:①《乾坤生意》:“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即懸鉤根)120g,酒200ml。煎140ml,空心溫服。” ②《福建中草藥》:“治感冒:鮮山莓根20~30g,水煎服。” ③《福建中草藥》:“治洩瀉、久痢:鮮山莓根20~30g,水煎服。” ④江西《草藥手冊》:“治蛇咬傷:懸鉤根搗爛外敷。” ⑤《湖南植物名錄》:“治吐血:懸鉤根適量,煎服。”
食療:①《陝西中草藥》:“治瘧疾:山莓根皮3~9g,煮雞蛋3個,發病前1小時吃蛋喝湯。” ②《重慶草藥》:“治小兒麻疹後續發膿痂疹或溼疹:三月藨根即懸鉤根250g,和豬腿脛骨燉服。” ③江西《草藥手冊》:“治婦女赤帶崩漏:懸鉤根30g,瘦肉120g煮湯,以湯煎藥服。” ④《浙江藥用植物志》:“治牙痛:懸鉤根適量,加水煎汁,煮雞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