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倫(1913~1995)
[拼音]:dilaohu
[英文]:cutworm
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切根蟲、夜盜蟲。俗稱地蠶。多食性作物害蟲。種類很多,農業生產上造成危害的有10餘種。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黃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邊地老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紋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為重要。均以幼蟲為害。寄主和為害物件有棉、玉米、高粱、粟、麥類、薯類、豆類、麻類、苜蓿、菸草、甜菜、油菜、瓜類以及多種蔬菜等。藥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實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種雜草常為其重要寄主。
特徵、分佈和發生代數
小地老虎
成蟲體長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褐色,有腎狀紋、環狀紋和棒狀紋各一,腎狀紋外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狀紋與亞緣線內側 2個尖端向內的黑色楔狀紋相對。卵半球形,直徑0.6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老熟幼蟲體長37~50毫米,黃褐至黑褐色;體表密佈黑色顆粒狀小突起,背面有淡色縱帶;腹部末節背板上有2條深褐色縱帶。蛹體長18~24毫米,紅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 1對臀棘。世界性分佈。在中國遍及各地,但以南方旱作及丘陵旱地發生較重;北方則以沿海、沿湖、沿河、低窪內澇地及水澆地發生較重。南嶺以南可終年繁殖;由南向北年發生代數遞減,如廣西南寧7代,江西南昌5代,北京4代,黑龍江2代。
黃地老虎
成蟲體長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前翅黃褐色,腎狀紋的外方無黑色楔狀紋。卵半球形,直徑0.5毫米,初產時乳白色,以後漸現淡紅斑紋,孵化前變為黑色。老熟幼蟲體長32~45毫米,淡黃褐色;腹部背面的4個毛片大小相近。蛹體長16~19毫米,紅褐色。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及甘肅烏鞘嶺以西地區及黃河、淮河、海河地區;也見於蘇聯、非洲、印度和日本等地。華北和江蘇一帶年發生3~4代,新疆2~3代,內蒙古2代。
大地老虎
成蟲體長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腎狀紋外有一不規則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徑1.8毫米,初產時淺黃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蟲體長41~61毫米,黃褐色;體表多皺紋。蛹體長23~29毫米,腹部第4~7節前緣氣門之前密佈刻點。分佈也較普遍,並常與小地老虎混合發生;以長江流域地區為害較重。中國各地均一年發生1代。
白邊地老虎
成蟲體長17~21毫米,翅展37~45毫米;前翅的顏色和斑紋變化大,由灰褐至紅褐色,一種為白邊型,前翅前緣有白色至黃色的淡色寬邊;另一種是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無白色寬邊。卵半圓球形,直徑0.7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蟲體長35~40毫米,體表光滑無微小顆粒;頭部黃褐色有明顯“八”字紋。蛹體長18~20毫米,黃褐色,腹部第4~7節前緣有許多小刻點。主要分佈於內蒙古、河北和黑龍江的部分地區,全年發生1代。
警紋地老虎
成蟲體長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翅灰白至灰褐色,環狀紋與腎狀紋配置似驚歎號。卵半球形,直徑0.75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孵化時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縱橫線。老熟幼蟲體長38~42毫米;頭部黃褐色有1對八字形黑褐色條紋。蛹體長14~18毫米,紅褐色,腹末有臀棘 1對。主要分佈於中國新疆、內蒙古、西藏一帶,並常與黃地老虎混合發生。在新疆每年可發生2代。地老虎在全國各地均以第1代發生為害嚴重,春播作物受害最烈。
習性
成蟲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因蟲種而不同。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對黑光燈均有趨性;對糖酒醋液的趨性以小地老虎最強;黃地老虎則喜在大蔥花蕊上取食作為補充營養。卵多產在土表、植物幼嫩莖葉上和枯草根際處,散產或堆產。3齡前的幼蟲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動,晝夜取食葉片、心葉、嫩頭、幼芽等部位,食量較小。3齡後分散入土,白天潛伏土中,夜間活動為害,常將作物幼苗齊地面處咬斷,造成缺苗斷壟。有自殘現象。
地老虎的越冬習性較複雜。黃地老虎和警紋地老虎均以老熟幼蟲在土下築土室越冬。白邊地老虎則以胚胎髮育晚期而滯育的卵越冬。大地老虎以3~6齡幼蟲在表土或草叢中越夏和越冬。小地老虎越冬受溫度因子限制:1月份0℃(北緯33°附近)等溫線以北不能越冬;以南地區可有少量幼蟲和蛹在當地越冬;而在四川則成蟲、幼蟲和蛹都可越冬。關於小地老虎的遷飛性,已引起普遍重視。1979~1980年中國有關科研機構用標記回收方法,首次取得了越冬代成蟲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遷飛直線距離22~240公里和由南向北遷飛490~1818公里的記錄;並查明 1月份10℃等溫線以南的華南為害區及其以南是國內主要蟲源基地,江淮蟄伏區也有部分蟲源,成蟲從蟲源地區交錯向北遷飛為害。
發生與環境的關係
影響地老虎發生的主要生態因素有:
(1)溫度。高溫和低溫均不適於地老虎生存、繁殖。在溫度30℃±1℃或 5℃以下條件下,可使小地老虎1~3 齡幼蟲大量死亡。平均溫度高於30℃時成蟲壽命縮短,一般不能產卵。冬季溫度偏高,5月份氣溫穩定,有利於幼蟲越冬、化蛹、羽化,從而第 1代卵的發育和幼蟲成活率高,為害就重。黃地老虎幼蟲越冬前和早春越冬幼蟲恢復活動後,如遇降溫、降雪,或冬季氣溫偏低,易大量死亡。越冬代成蟲盛發期遇較強低溫或降雪不僅影響成蟲的發生,還會因蜜源植物的花受凍,惡化了成蟲補充營養來源而影響產卵量。
(2)溼度和降水。大地老虎對高溫和低溫的抵抗能力強,但常因土壤溼度不適而大量死亡。小地老虎在北方的嚴重為害區多為沿河、沿湖的灘地或低窪內澇地以及常年灌區。成蟲盛發期遇有適量降雨或灌水時常導致大發生。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地區有利於幼蟲生長髮育和成蟲產卵。黃地老虎多在地勢較高的平原地帶發生,如灌水期與成蟲盛發期相遇為害就重。在黃、淮、海地區,前一年秋雨多、田間雜草也多時,常使越冬基數增大,翌年發生為害嚴重。
(3)其他因素。如前茬作物、田間雜草或蜜源植物多時,有利於成蟲獲取補充營養和幼蟲的轉移,從而加重發生為害。自然天敵中如姬蜂、寄生蠅、絨繭蜂等也對地老虎的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防治措施
(1)春播作物在播種前精細整地;清除雜草,種植誘殺作物;播種時用藥劑拌種;出苗後用毒土或顆粒劑撒施,或用鮮草毒餌,防治高齡幼蟲,或直接噴布藥液。對棉花、白菜上的黃地老虎可用顆粒體病毒防治。
(2)移栽作物在移栽前即行噴藥或將田間殘留雜草及菜葉整合堆拌藥誘殺;移栽時在苗株周圍撒施藥環或藥液灌根。
(3)對撒播的密植作物如小白菜、菠菜、綠肥等,由於植株間的補償作用,應根據蟲口密度確定防治指標決定是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