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力

[拼音]:yushu yejia

[英文]:ulmus leaf beetle

為害榆樹的鞘翅目(Coleoptera)葉甲科(Chrysome-lidae)昆蟲,主要有榆藍葉甲 (Pyrrhalta aenescens)、榆黃葉甲(P. maculicollis)、榆紫葉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榆夏葉甲(A.fortunei)等4種。

榆藍葉甲

成蟲體長7~8.5毫米,體黃褐色,鞘翅綠色頭頂有一鈍三角形黑斑,前胸背板淡黃色,具3個黑色斑紋,中間一個倒葫蘆形,兩側為卵形(圖 1)。分佈於中國的河北、北京、河南、江蘇、山東、山西、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及東北地區。在遼寧一年發生2代,山東發生3代,均以成蟲在石塊、枯枝落葉層以及建築物縫隙中越冬,次年4月開始上樹為害。5月初為產卵盛期,卵產於榆葉背面,排成兩行,一般20粒左右。4月底5月初開始出現第1代幼蟲,6月初成蟲開始羽化;6月下旬出現第2代幼蟲,7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8月中旬出現第3代幼蟲,9月上旬第3代成蟲出現。成蟲、幼蟲均取食榆葉。初孵幼蟲群集於卵殼周圍取食葉肉,然後分散為害,可將榆葉咬成僅留葉脈,嚴重時整個樹冠一片枯黃。幼蟲老熟後由樹枝向下爬行,常於主分叉處或傷疤、粗皮縫內、石塊下以數百甚至數千頭集中化蛹。

榆黃葉甲

成蟲體長6.5~7.5毫米,前胸及鞘翅棕黃色,頭頂有一個桃形黑紋。前胸背板具 3個黑色斑紋,中央的一個長形,兩側的卵形。腹面色澤變化很大,有時全呈棕黃色,或中後胸腹板及腹部為黑褐色(圖2)。分佈於中國的東北、西北、華東和華南各省地。蘇聯西伯利亞、朝鮮、日本等也有發生。一年2代。成蟲、卵、幼蟲、蛹及生活習性均與榆藍葉甲相似,常與榆藍葉甲混合發生,共同為害,但數量顯然少於前者。

榆紫葉甲

成蟲體長10.5~11毫米。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紫紅色與金綠色相間的光澤,頭及足深紫色,有藍綠色光澤,並有多種色澤變化。分佈於中國的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上旬開始出現,5月上旬卵開始孵化。老熟幼蟲於5月下旬開始入土化蛹,6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蟲初見,當氣溫較高時與上一代的成蟲群集於樹幹上蔽蔭處或樹洞裡越夏。一般於 8月下旬出蟄活動,開始交配,但當年不產卵,10月初下樹越冬。成蟲不能飛翔,假死性較強。天涼時多於白天取食、夏日則白天潛伏於枝幹或葉間,夜間出來取食。成蟲幼蟲均沿葉緣取食使葉成缺刻,以夏眠前取食最多,蟲口密度大時,常將葉肉食盡,殘留主脈。卵產於枝梢或葉片上。卵期的天敵有跳小蜂等,屬幼蟲期的天敵有長足寄蠅等,成蟲期的天敵有中華大蟾蜍、灰山椒鳥等。

榆夏葉甲

成蟲形態與榆紫葉甲十分相似,但前胸背板側緣向前方突出較顯著,鞘翅上行間刻點較密。分佈於中國的江西、浙江、江蘇等地,生活習性也似榆紫葉甲相似。

榆樹葉甲食性較專一,可通過營造混交林防止其發生蔓延。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嚴格控制苗木調運時的傳播,消滅夏眠的榆紫葉甲和榆夏葉甲成蟲及集中化蛹的榆藍葉甲、榆黃葉甲幼蟲,樹幹環塗氧化樂果、樂果乳劑原液或1:1水溶液,根部埋呋喃丹顆粒劑防治榆藍、榆黃葉甲的幼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