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本塞拉赫人和美女哈里法的故事
[拼音]:kunqiang qiangxi
戲曲聲腔系統。崑腔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聲腔。於明嘉靖、隆慶年間,經魏良輔等一批藝術家的改革,由吳中一帶迅速傳播至江浙各地。正如王驥德《曲律》所說:“‘崑山’之派,以太倉魏良輔為祖。今自蘇州,而太倉、松江,以及浙之杭、嘉、湖,聲各小變,腔調略同。”萬曆末年,由於崑腔班廣泛的演出活動,崑腔進入北京、湖南(據王驥德的《曲律》與龍膺的《詩謔》),至明末清初又流傳到四川、貴陽和廣東等地。崑腔傳入各地後,便與當地的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衍變出眾多的流派,從而構成了豐富多采的崑腔腔系。
清中葉之後,伴隨花部的勃興,各地崑腔漸趨衰落,至今尚存者唯有江南的南昆、北京的北昆、溫州的永(嘉)昆和湖南的湘昆。南昆在唱法上講究吐字、過腔和收音,並發展了各種裝飾唱法,有所謂“豁腔”、“疊腔”、“擻腔”、“嚯腔”、“亾腔”等區分,聲腔柔婉纏綿、細膩圓潤,較多地繼承了明代“水磨腔”的特色,以演唱抒情性強的文戲見長。北昆激越豪壯,多少帶有一些北方的粗獷氣息,擅於演唱慷慨悲歌的北曲,在唱法上雖也注重吐字、過腔和收音,但無南昆嚴格。長期活躍於湘南山區的湘昆,深受當地祁劇、湘劇音樂的影響,一變傳統典雅、柔麗的風格,摻以緊縮節奏、加滾加襯等手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譜”。它的曲調高亢質樸,較少運用裝飾音,同時在伴奏樂器中至今還留有明代相傳的“懷鼓”。溫州的永嘉崑曲則在唱腔方面更多地繼承了溫州一帶早期崑曲簡潔樸素的風格,字、腔之間有浙南語音因素,具有古樸明快的特點。此外,崑腔在近百年來又對京劇、川劇、婺劇、湘劇、祁劇、贛劇、桂劇、柳子戲、山西上黨梆子和廣東正字戲等劇種有過重大的影響,因而許多劇種至今仍儲存著崑曲的劇目、唱腔和器樂曲牌。如兼有昆、高、胡、彈、燈的川劇,不僅崑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其他聲腔中也常以“昆頭子”的形式,加一、二句崑腔。浙江婺劇亦有在其他聲腔曲調前加昆頭子的用法,並存有為數不少的崑曲劇目,其中有些甚至在明清傳奇中都未曾見過(例如《翻天印》、《金棋盤》和《取金刀》)。京劇在其皮簧腔形成初期,更是大量地移植崑曲的劇目,至今仍在京劇舞臺上演唱的《牡丹亭》之《遊園》、《驚夢》、《雷峰塔》之《水斗》、《斷橋》及武戲中的《夜奔》、《打虎》等劇,均取自崑曲。至於皮簧腔系和其他系統戲曲所用的粗細吹打曲牌和鑼鼓譜,也大多來源於崑曲。上述各劇種在吸收崑曲唱腔或曲牌時,雖根據各地方言和地方戲音樂的特點,以及伴奏樂器的不同,在唱法、腔格和韻味上作了適當變革,但都保持了崑腔的基本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