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實驗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論文

遺傳學實驗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論文

  實驗是教學中的實踐性環節,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的訓練與培養。

  1.目前遺傳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步驟完全模仿跟蹤,完全依賴性實驗過程不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自主創造性。

  2.學生對已有實驗方案缺乏自主意識,一切依賴教師編寫的實驗指導書。更有甚者,不做實驗,到時參考其他或同組同學實驗結果湊一點數字,寫個實驗報告。

  3.模仿已有實驗規程,對於相當多的學生難以培育頂風冒險精神。因此,學生存在僥倖的成功心理,馬虎了事,缺少仔細、踏實的心態,操作不嚴密,從而治學輕浮。

  4.模仿講義或《指導》進行操作,學生個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培養獨創精神。

  2.遺傳學實驗的最佳化思路

  2.1推進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過程是教師透過傳教、指導、演示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是透過閱讀、聽講、實驗、操作、分析、處理和歸納,掌握知識和技能,形成初步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要經過由不知到知,由知轉化到用的轉變過程。這兩個轉變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這種轉變,一方面要靠學生的積極思維;另一方面還要靠教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創造轉化的外部條件。教師的指導作用的核心在於把注意力集中到積極誘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引導,大膽思維,積極實踐。

  2.2增強溫故知新的能力和勇於開拓的膽識

  在實習、實驗、課程設計的開始階段,對課程設計的意義、目的、任務、要求方法及進度,對學生要作簡要的介紹,使學生有所遵循,目標明確,心中有數。然後,讓學生熟悉實習、實驗裝置,熟悉實習和實驗或課程設計的內容和步驟,提出問題。老師要對學生積極引導,嚴格訓練,適時啟發釋疑。

  2.3及時釋疑,培養質疑的心理

  在設計試驗過程中,學生會碰到曾經學過或學而不甚解的東西,教師要及時的釋疑和解答,提高學生理論分析能力。當實踐過程進入到理論階段,有的學生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抓不住本質;更多的學生不善於把豐富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論知識。這時教師透過指導,幫助學生弄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

  2.4引導學生參加科研實驗

  各種實習、試驗設計都是在校大學生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但目前都還基本屬於“繼承性學習範疇"。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教師就需要在課程學習允許的情況下,引導和吸收大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較好的高年級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科技活動或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這是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好形式。

  3.遺傳學實驗創新能力培養模式

  我們所提倡的遺傳學實驗教學創新,不是革除傳統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普及到“高雅”的循序漸進,而是在強化基礎訓練的基礎上,最佳化教學的“過程”,使學生透過基本原理的學習,熟悉所做實驗內容中相關知識,圍繞某個實驗所需完成的任務,自己將實驗的各個環節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過程,使該實驗有條不紊地完成;革除的是那種只看而不分析,只聽而不消化,只求引導而無思維的教條式教學過程。建立遺傳學實驗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3.1改變原有實驗指導書的結構框架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達到實驗目的,必須要有合適的實驗指導書。實驗指導書雖然明確規定每項實驗目的'、操作方法與步驟,並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報告,但是沒有透過經典實驗的剖析,達到學生能進行自主性的設計實驗過程和方案的目的。這樣易使部分學生養成執意的依賴性,不去認真地消化和理解基本概念,盲目地去進行實驗操作,而並未弄懂實驗的真諦。因此遺傳學課程的創新既需要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式的灌輸,又要靠學生自己鑽研而擠“出”的成果。

  3.2啟發式實驗教學過程

  “educate”(教育)的本意就是“將人的潛力給誘發出來”。如果只有教師的侃侃而談,而無學生的暢所欲言,這種教學是失敗的。因此,教師應當透過講解經典實驗原理,剖析實驗的難點從而引導學生抒發己見,提出問題,當在要點基本明確時,立即停止討論,留待學生自己完善。這樣就可使學生克服依賴、等待的消極思想,而換來積極進取的耀眼火光。

  3.3鼓勵開拓與創造

  -切科學發明、發現源於對實踐(或實驗)中現象的好奇。時代要求創新,創新就是在好奇誘導下的創造。只要有創見就值得鼓勵。如果在別人創造的基礎上加以重複或整理,就是創造。在實驗教學中認真鼓勵學生精細地觀察,耐心地尋味實驗中出現的各類奇異現象。在基礎性實驗中,同樣地也有設計性實驗,這不僅是消化基本理論,增強動腦能力,從另一角度又是激勵學生懂得怎樣才是原始創新。

  科學上的獨創,貴在質疑。愛因斯坦曾論述:“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提出問題,就要學會發現問題。要發現問題就要善於觀察,敢於質疑。觀察和質疑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裡歇(charlesRobertRichet)最初認為過敏是與免疫現象相反的個別的反常。後來他為了弄清這種現象究竟是個別的、偶然發生的,還是有規律地出現的,就反覆地進行試驗,終於發現了過敏反應,並對其形成機理進行了研究。1913年他因發現過敏反應而獲諾貝爾醫學獎。通常,大學生都有強烈好奇心、廣泛的興趣、旺盛的求知慾望和敏捷的洞察力,這是發現問題的基礎。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動手、提問、辯論、發表他們的見解,形成獨立自主和創新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