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瓷
[拼音]:yejinlu
[英文]:furnaces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冶金生產過程中對各種物料或工件進行熱工處理的工業爐。熱工處理是以物料或工件的升溫為重要特徵的處理過程,例如焙燒、熔鍊、加熱、熱處理、乾燥等。鋼鐵冶金和有色冶金的大部分生產環節都離不開爐子。歷史上,許多生產環節的革新,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都同舊冶金爐的改革和新冶金爐的應用緊密相關。平爐的出現,曾有力地推進了鍊鋼生產的發展。冶金工業的能源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冶金爐的能耗。
冶金爐簡史
堆火是爐子的前身,用於燒製食物或取暖,也用於燒製陶器。後來,用掘地生火或堆石砌灶方法,築成最原始的爐子。更後,出現了坑式爐(原始的豎爐)和坩堝爐。皮囊鼓風方法的出現,擴大了爐子尺寸,並提高了爐溫,為青銅冶鑄創造了條件。中國商代的坑式爐直徑已達1米,可冶煉大型青銅器。中國在戰國初期,已開始用豎爐冶煉生鐵,鑄造工具。東漢時,開始使用“水排”即水力驅動的皮風囊。北宋使用懸扇式鼓風器,明代使用活塞式木風箱,風量、風壓均顯著提高,有力地強化了冶煉過程。燃料方面,最初用木材或木炭,公元10世紀前後,中國冶鐵業已應用煤炭(比歐洲早數百年)。明代,掌握了煉焦技術,冶鐵爐改用焦炭作燃料,進一步提高了產量(見冶金史)。
18世紀以來,西方國家隨著航海業、機械工業、貿易的發展,冶金業取得了迅速進展,改進了各種熔煉爐、加熱爐和熱處理爐,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爐型。20世紀以來,冶金爐朝著大容量、高產量和高熱效率的方向發展。以軋鋼連續加熱爐為例,先是把室狀爐延長一段,以便利用廢氣餘熱,繼而把爐子改進成為兩段式。後來,由於軋機能力不斷增大,加熱爐朝著大容量、高產量的方向發展。30年代出現了三段式爐,爐子產量最高達每小時150噸,單位爐底面積產量為500~600公斤/(米2·時)。50年代末,開始採用五段式爐,在提高爐尾煙氣溫度(達1000~1200℃)的同時,採用高溫換熱裝置回收餘熱,爐子產量提高到每小時150~250噸,單位爐底面積產量達700~800公斤/(米2·時),同時,為了滿足產量和質量的要求,推廣應用了步進樑式爐,有的爐子採用全爐頂平焰燒嘴,爐子產量達每小時250~400噸,單位爐底面積產量達800~1000公斤/(米2·時)。70年代中期,主要工業國出現石油危機以來,降低燃料消耗已成為爐子設計的中心問題。延長不供熱的預熱段的長度和降低煙氣排出溫度,是這個時期加熱爐爐型和熱工工藝改變的主要趨勢。
冶金爐種類
現代冶金工業用爐,按熱源不同,可分為燃料爐、電爐、自熱爐三大類。此外,以新能源(如太陽能、原子能)為熱源的冶金爐正處於研製階段。
燃料爐
以燃料的燃燒熱為熱源,冶金工業中使用最為廣泛。由於爐內的熱工特徵不同,燃料爐又可分為火焰爐、豎爐、流態化爐和浴爐等四類:
(1)火焰爐 特徵是火焰或燃燒產物佔據爐膛的一部分空間,物料或工件佔據另一部分空間。一般情況下,火焰與物料直接接觸;但在有些情況下,例如為防止工件的氧化,將火焰與工件隔開,火焰的熱量通過隔牆傳給物料。
(2)豎爐 特徵是爐身直立,大部分空間堆滿塊狀物料,爐氣通過料層的孔隙向上流動,與爐料間呈逆流換熱。
(3)流態化爐 特徵是爐內為細顆粒物料的流態化床。氣體由下部通入。使物料“沸騰”成流態化(見流態化焙燒)。
(4)浴爐 特徵是爐內盛液體介質(熔融鹽類或熔融金屬)。將工件浸入此介質中進行加熱,主要用於熱處理。浴爐熱源可用燃料,也可用電。
電爐
特徵是以電為熱源。由於電熱轉換方法不同,又分為電阻爐、感應爐、電弧爐三種。
自熱爐
特徵是靠爐料自身產生的熱量維持爐子的正常工作,除爐料的預熱或預熔化外,爐內不需要或基本上不需要外加熱量。例如:鍊鋼轉爐,銅、鎳吹煉轉爐和鋁熱法冶煉爐。硫化礦的焙燒爐也往往是自熱爐。
冶金爐還有間歇式爐和連續式爐的區別。間歇式爐的特徵是分批裝料、出料,爐子溫度在生產過程中呈週期性變化。連續式爐特徵是物料或工件連續穿爐執行,按工藝要求控制爐內各部分的溫度,並保持穩定。連續式爐在產量、質量、燃料消耗、機械化、自動化等方面都比間歇式爐優越。此外還有按裝料和出料方法、裝料和出料機械、爐體形狀、附屬裝置如空氣預熱器的名稱、溫度高低等稱呼爐子的。冶金工業各主要生產環節常用爐子的名稱和簡單說明見表所示。
冶金爐生產裝置
一般由爐子熱工工藝系統、裝出料系統和熱工檢測控制系統等三部分組成。
冶金爐的熱工工藝系統
包括爐子的工作室(爐膛)、燃料的燃燒裝置或電熱轉換裝置、空氣和(或)煤氣的預熱器,以及風機、管道、煙道、餘熱鍋爐和煙囪等。工作室是爐子的核心。主要的熱工和工藝過程都在工作室內完成。其他部分的任務是為工作室內的熱工工藝過程提供有利條件。
冶金爐裝出料系統和熱工檢測控制系統
現代化冶金爐不可缺少的兩個工作系統。前者包括:爐前爐後的裝料、出料機械和爐內的運料機械。後者包括:熱工引數的測量儀表、顯示儀表或記錄儀表、過程控制儀表和執行機構等。配備這兩個系統,可以實現爐子的自動化操作,從而提高爐子的生產指標。
對冶金爐的基本要求
對爐子的基本要求為:能滿足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要求;燃料和其他能源的消耗量低;建爐投資和執行費用低;耐用,勞動條件好,汙染物的排放量符合環境保護要求。
一座好的爐子應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為了使產品質量好,應控制爐內溫度和氣氛,選擇適宜的築爐材料。爐子的生產能力必須與生產過程所要求的產量相適應。為了節約燃料,在爐子的設計和操作中,必須重視熱量在爐膛內充分利用,並充分利用餘熱。為了降低建爐投資和執行費用,應提高爐子單位容積(或爐底面積)的生產能力,簡化爐子結構。爐子的廢氣、廢水、廢渣中往往含有汙染物質,必須採取措施,使各種汙染物的排放量不超過國家或地區的規定值。
爐子大型化、連續化、機械化和自動化,是全面滿足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徑。目前,高爐的最大容積超過5000米3,氧氣轉爐的最大爐容量超過300噸。有些爐子已採用計算機控制,自動化程度很高。
冶金爐理論
格日邁洛(Г.Гржимайло) 1911年提出爐子的水力學原理,把一座正在工作的爐子,看成是一條“倒置的河床”,提出了爐子設計方面的若干重要原則。對當時爐子的單位產量不高,爐內氣體呈自然流動的情況是適用的,在生產上也發揮了作用。後來,為使爐子不斷提高產量,逐步採用液體和氣體燃料的燃燒裝置,爐內氣體變成強制流動,這一理論就不適用了。50年代初,思林(M.W.Thring)、格林科夫(M.A.Глинκов)等人,較全面地研究了爐內的燃燒、氣體運動、傳熱等熱工過程。1959年,格林科夫提出爐子的一般原理。他把爐子的工作制度分為三類:輻射制度、對流制度和層狀制度。在討論每一種工作制度時,都從熱交換出發,對燃料的選擇、燃燒過程、氣流的組織等提出相應的要求。
近年來,冶金爐熱工理論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在進一步明確研究物件的前提下,對爐子設計和操作(包括過程控制)的最優化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利用計算機和現代實驗技術及模擬技術對爐內的燃燒、氣體運動、傳熱等熱工過程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冶金爐熱工的研究物件是:在考慮到冶金生產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下列(1)(2)(3)三類變數之間相互的關係:
(1)(2)(3)
爐子結構(幾何形狀、尺寸、築爐材料的種類等)和熱工操作(燃料量、空氣量、閘門開啟度等)的變動,會影響到爐內的熱工過程(傳熱、燃燒、氣體運動)。而熱工過程的變動又會影響到爐子的生產指標(單位生產率、單位熱耗、爐子使用壽命等)。人們的目的是提高生產指標,但人們所能直接規定或操縱的因素,既不是熱工過程引數,也不是生產指標,而是結構和操作引數。所以重要的是,要在研究熱工過程的基礎上,弄清(1)(3)兩類變數之間的關係。爐子的結構和操作之間,必須互相適應;各個熱工過程之間也必須互相配合。同樣,各生產指標之間也互相關聯。在爐子熱工理論的研究工作中,要十分重視同一類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爐子的生產率的變動將引起爐子熱效率的變動。為了提高爐子熱效率,爐子生產率的波動必須限制在某一合理範圍內。
研究冶金爐的最優化問題,不應孤立地著眼於爐子本身,還應包括爐子前後的冶金裝置,因為它們在生產流程中是互相關聯的。如研究軋鋼廠的加熱爐,應該與軋機聯絡起來考慮。降低鋼坯的加熱溫度,一方面能減少加熱爐的燃耗,另一方面則會增加軋機的電耗。如加熱溫度的降低在合理範圍之內,可使加熱爐和軋機的總能耗下降;如加熱溫度過低,就會使總能耗增加。所以應權衡得失,尋求最優方案。(見彩圖)
參考書目
尹加禾譯:《工業爐》,上冊,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79。(W.Trinks & M.H.Mawhinney, Industrial Furnaces,Vol.Ⅰ,5th ed.,John Wiley & Sons, NewYork,1961.)
東北工學院冶金爐教研室譯:《工業爐》,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79。(W.Trinks et al.,Industrial Furnaces,Vol.Ⅱ,4th ed.,John Wiley & Sons, NewYork,1967.)
東北工學院冶金爐教研室:《冶金爐熱工及構造》,中國工業出版社,北京,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