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通量定理

[拼音]:neihe hangdaowang

[英文]:inland waterway network

由天然水系的航道和把它們連線起來的運河組成的水路運輸網路系統。內河航道網與其他運輸方式的網路共同構成四通八達的運輸網。內河航道網通常是通過疏浚和整治(見整治工程)天然水系幹流的中下游,渠化(見渠化工程)上游和主要支流,使它們符合通航的要求,並在各水系之間開鑿連線運河而逐步形成的。

發展簡況

中國在春秋時代就開始開鑿大規模的運河。經過歷代的努力,到7世紀初建成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它把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五大水系連貫起來,形成一個內河航道網。

歐洲在中世紀後期,商品交換增加,商業日益興旺,貨流量增加,要求興建溝通不同水系的運河,以便利運輸。這種運河往往要跨越分水嶺或通過高低起伏的地形。為適應此需要出現了水閘和船閘,解決了運河爬高落低的困難,推動了運河的修建和內河航道網的發展。

法國在17世紀開鑿了著名的朗格多克運河,它通過加龍河連線大西洋的比斯開灣和地中海。運河上建有26座船閘提升水位61米;建有74座船閘下降水位185米。德國在18世紀初開鑿了連通易北河、奧德河和威悉河的運河。

現代內河航道網朝著統一、進而提高航道標準,擴大通航範圍的方向發展。

現代航道網

目前世界上已基本形成三個現代化的內河航道網:以密西西比河為主幹的美國航道網,以萊茵河為主幹的西歐航道網和以伏爾加河為主幹的蘇聯歐洲部分航道網。

美國密西西比河干流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它的上游和主要支流都已渠化;在北部經上游支流伊利諾伊河端的芝加哥運河同五大湖相通,然後沿聖勞倫斯海道東出大西洋;它的幹流在河口附近同墨西哥灣岸內沿海運河連線,形成江河湖海相連的航道網。航道網水深的標準是2.74米。密西西比河干支流航道里程 19875公里,其中9700公里水深達到標準。航道網的發展,使美國內河貨物的平均運距從 1931年的 83公里延長到現在的近800公里,密西西比河水系的貨運量從1940年的約3000萬噸增長到現在的約4億噸。

西歐的萊茵河流經瑞士、法國、聯邦德國,在荷蘭的鹿特丹注入北海。它的上游和主要支流已經渠化,中下游也經過整治;下游同荷蘭國內發達的航道網連通;流經聯邦德國的一段通過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中德運河、易北支運河和沿海運河同威悉河和易北河溝通。正在開鑿的美因-多瑙運河將使萊茵河同多瑙河連通,直達黑海。西歐航道網以能通航1350噸貨船的歐洲Ⅳ級航道為標準,航道網總長約2萬公里。西歐內河航道網的發展,使內河運輸成為西歐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如聯邦德國內河運輸完成的貨運量在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總貨運量中的比重,一直穩定在27%左右。

蘇聯伏爾加河由北向南注入裡海。幹線和主要支流已實現渠化;通過伏爾加河-波羅的海水道、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莫斯科運河和伏爾加河-頓河列寧運河,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以伏爾加河為主幹,溝通白海、波羅的海、裡海、亞速海和黑海的航道網。航道網的水深標準為3.65米。這個航道網的年平均通航期只有 7個月左右,通航里程不足蘇聯總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但因位於蘇聯工農業最發達的歐洲部分,仍有重要意義。它的貨運量約佔全蘇內河總貨運量的一半,貨物週轉量約佔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