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寺淨藏禪師塔

[拼音]:Beiyue Miao

[英文]:Beiyue Temple

在河北省曲陽縣城內西南部,從漢代至清初千餘年間歷代帝王祭祀北嶽恆山的地方。漢代廟址在今縣城西北,北魏時移至現址,經宋元兩代重建和擴建,至明代中葉規制臻於完備。主殿德寧殿重建於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為現存最大的元代木構建築。北嶽廟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嶽廟有內外兩重圍牆,內分為前後兩院。主要建築物置於中軸線上,無東西配殿。前院僅剩明代所建八角三簷形式的御香亭(敬一亭)一座。後院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凌霄門(三間)、三山門(三間)、飛石殿(僅存臺基)、德寧殿。

德寧殿為廡殿頂,殿身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副階周匝。殿身正面五間設隔扇門,兩盡間設檻窗。後簷明間設板門,其餘各間砌簷牆。大殿平面柱網布置與宋《營造法式》中的“金箱鬥底槽”相似,外槽前部尺寸擴大,增加了殿內參拜活動的使用面積。殿身柱頭用六鋪作單抄重昂,均為假昂(見斗栱)。副階柱頭為五鋪作重昂,亦為假昂。補間鋪作的上層昂用真昂。 整個大殿建於3米高的磚臺上,前有寬五間的大月臺,三面設踏道,四周配以漢白玉石的欄板,雕獅望柱,整體造型莊重,氣勢雄偉。

德寧殿更以殿內珍貴壁畫聞名於世。東西簷牆裡壁滿繪元代道教題材的巨幅《天宮圖》,壁畫平均高7.7米,長17.6米。北嶽廟記憶體有北魏、 北齊以及唐、 宋、元、明、清歷代碑碣135塊,有些是書法中的珍品。

參考文章

北嶽廟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