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
[拼音]:yuequ
廣東曲種。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廣東及廣西的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香港、澳門、東南亞、南北美洲粵籍華僑聚居的地方。早在清道光初年,廣東的八音班樂工就以粵曲清唱為業。同治初年,又有失明的女藝人(亦稱“瞽姬”、“師孃”)演唱粵曲,一直盛行到1920年以後。這段時期被粵曲界稱為“師孃時期”。辛亥革命後,又出現明眼的女藝人(亦稱“女伶”)演唱粵曲。1918~1938年間,“女伶”的演唱達到粵曲史上全盛時期,當時人才輩出,流派紛呈,如大喉演員熊飛影(1907~1969),平喉演員小明星(1911~1943)、張月兒、徐柳仙、張惠芳以及子喉演員張瓊仙等,均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1939~1949年間,粵曲趨於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曲獲得新生,並得到蓬勃發展,整理了不少傳統曲目,編演了大量新曲目。在表演形式上,除清唱外,又出現粵曲說唱、彈唱、表演唱等。
粵曲和粵劇關係密切,音樂曲調、板式等方面和粵劇基本相同。但粵曲特別講究唱功,突出聲腔藝術,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創造。粵曲的音樂極為豐富,大約可分為自成系統的 7個類別:
(1)梆子;
(2)二簧;
(3)牌子,由崑曲、高腔、吹腔等演變而來,主要用於填詞演唱;
(4)民間說唱,包括龍舟、木魚、南音、粵謳、板眼等;
(5)小曲雜曲,早期使用的小曲多為江南地區傳入的民間小調,如〔送情郎〕、〔剪剪花〕、〔玉美人〕等;
(6)辛亥革命後興起的創作小曲約有 3種類型:近似梆、簧曲牌的雜曲,如〔連環西皮〕、〔催歸〕、〔武西廂〕等;歌曲體小曲,如〔吳王怨〕、〔倦尋芳〕、〔秋江別〕等;有些器樂曲,也用於填詞演唱;
(7)廣東音樂,廣東民間器樂曲,主要用於填詞演唱,如〔餓馬搖鈴〕、〔昭君怨〕、〔雨打芭蕉〕、〔雙聲恨〕、〔柳搖金〕等。樂器伴奏,有以高胡為主的軟弓樂隊組織,如高胡、揚琴、琵琶、橫簫或長喉管等;有以二絃、提琴(廣東民間樂器)為主的硬弓樂隊組織,如二絃、提琴、短喉管、月琴等。粵曲演唱,在八音班和“師孃時期”均依行當劃分,有小生、花旦、武生等十大行當的唱法。辛亥革命後的“女伶時期”,開創了改假嗓為真嗓,改舞臺官話(又叫桂林官話)為廣州方言的演唱時期,從而劃分為大喉(又稱霸腔或左撇,屬男腳唱腔,腔調多用高音區)、平喉(男腳唱腔,腔調多用中音區)、子喉(女腳專用腔)3種唱法。
粵曲的早期曲目大都來自粵劇指令碼,到“師孃時期”才開始積累起本身特有的曲目,其代表作品則為“八大名曲”:《百里奚會妻》、《辨才釋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棄楚歸漢》、《魯智深出家》、《附薦何文秀》、《雪中賢》。“女伶時期”的代表曲目有大喉演員熊飛影演唱的《夜戰馬超》、《武松大鬧獅子樓》、《嶽武穆班師》,平喉演員小明星演唱的《風流夢》、《知音何處》,徐柳仙演唱的《再折長亭柳》、《夢覺紅樓》,子喉演員瓊仙(又名張玉京)演唱的《燕子樓》、《秋江別》、《瀟湘夜雨》等。現代題材作品有“羊城新八景”:《雙橋煙雨》、《羅崗香雪》、《鵝潭夜月》、《東湖春曉》、《珠海丹心》、《江陵旭日》、《白雲松濤》、《越秀遠眺》等,歷史題材作品有《牛皋扯旨》、《周瑜寫表》、《秦瓊賣馬》、《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巡營》、《蔡文姬歸漢》、《子建會洛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