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帝國
[拼音]:xindai shouzhi pingheng
[英文]:equilibrium of receipts and payments of credit funds
銀行信貸資金來源與信貸資金運用保持協調的對比狀況。銀行資金來源主要有:各項存款、發行債券、流通中貨幣(現金)、自有資金、其他;銀行資金運用主要有:各種貸款、貼現、金融投資、金銀外匯佔用、財政借款或透支、其他佔用。銀行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之間的平衡,是通過編制和執行信貸收支計劃實現的。
特點
在編制全國綜合信貸收支計劃時,銀行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可能出現三種對比狀況:
(1)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雙方數額相等;
(2)資金運用大於資金來源;
(3)資金來源大於資金運用,這在中國較為少見。對於後兩種情況要採取相應政策和措施,促使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保持協調。不過,上述信貸收支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只有在編制信貸收支計劃時才能如此分析和判斷;而在銀行逐日的實際資金收支過程中,從全國銀行系統總體看,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雙方在數字上始終是相等的。
形成這種現象的基本原因在於:作為銀行資金來源的存款和流通中現金都是一種信用貨幣,從其進入流通的始點看,都是藉助銀行信用的投放,或者是由商業銀行貸款而引起派生存款,或者是由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再通過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貸款而引起派生存款,等等。這些存款又會部分轉化為現金。除了貸款外,銀行其他信用投放行為,如貼現、金銀和外匯佔用、財政借款,也都會導致類似的結果。因此,在銀行的日常信貸收支中,銀行貸款等資金運用數量的變化,常引起資金來源數量的對應變化,而出現全國銀行系統總體上的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雙方在數字上恆等的現象。這一點具體表現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就是任一時期的金融統計資料都表明銀行系統的資金來源和運用雙方總是數量相等。這與財政收支有著明顯的不同,某一時期財政收支,一般不會出現收支始終恆等的情況,或者收大於支,或者支大於收。
標誌
由於銀行信貸實際收支始終處於數量相等的情況,在考察其是否平衡時,必須著重分析信貸收支數字相等背後的實際經濟內容。大體有兩種情況:
(1)在資金來源方存在過多存款量和過多貨幣發行量,並以此達到與資金運用在數字上的相等。例如,當國家財政出現赤字,向銀行借款,銀行在本身沒有其他資金來源的情況下,就會被迫超過客觀經濟需要,用額外增加貨幣發行或派生存款的方法來解決,導致貨幣供應量偏多。由此所取得的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在數字上的相等,當然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平衡,而是收支數字相等掩蓋下的虛假平衡。
(2)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數量相等,而資金來源方不存在過多現金量和存款量。這表明處於流通中的存款和現金量是符合貨幣需要量的,它們作為銀行資金來源是有客觀經濟基礎的,是真實的資金來源。由此所取得的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在數量上的相等,反映真正的平衡。
由於判斷信貸收支是否平衡必須分析資金來源方是否包含有過多存款量和現金量,而這又正是貨幣流通是否正常和市場是否穩定的問題,所以,判斷信貸收支平衡的確切標誌,就是貨幣和市場的基本穩定。這裡的貨幣流通是包括存款和現金在內的統一的貨幣流通領域,市場則是包括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在內的統一市場。
組織原則
為實現信貸收支的真正平衡,在巨集觀經濟調節上應體現以下原則:
(1)爭取財政收支平衡,如果出現赤字,一般通過發行債券彌補,避免向銀行透支,借款也要適度,並按期歸還;
(2)掌握貸款規模,使其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以保證銀行資金來源與運用都建立在生產增長的基礎上;
(3)講求銀行貸款資金的使用效益,使由貸款投放所增長的貨幣供應量,有可供商品的增長為保證;
(4)按經濟需要發行貨幣,防止流通中形成過多的現金量。
參考書目
周升業、孔祥毅:《中國社會主義金融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北京,1988。
劉光第主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金融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