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精選6篇)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精選6篇),一起來看一下吧。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1
終於在奔波中看完了這一系列的7本書,回味無窮。在看書的時候就在考慮怎麼樣來書寫自己的感受,卻發現猶如陷入銀河的浩瀚中,四處都在閃亮,卻難以理出頭緒。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銀河帝國基地》時候的讀後感,重溫了初讀書時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著上一篇提到的問題,一併談談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謝頓創立心理史學和建立基地的動機。這部分內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中有詳細的過程,講述哈里謝頓是如何從一篇論文開始,一步步走向創立心理史學以及建立基的過程。據說這兩本書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後五年完成的,透過這兩本書為他最愛的主角哈里謝頓立傳。我在閱讀的時候,也採用了作者書寫的順序:1-2-3-6-7-4-5,最後閱讀的這兩本書,讓整個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極大的昇華。當你從端點星的第一次危機開始,在經歷了基地-騾-第二基地-蓋亞星系-回到地球的整個歷程之後,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謝頓是如何創立出他那驚世駭俗的心理史學,頗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說,小說對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讀者不僅僅跟著人物經歷了歷險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從32歲到82歲這期間人物的成長,相比之下《三體》中的人物經歷乏味的可憐。哈里謝頓在夫銘的期望下,在鐸絲的保護下不斷逃亡,不斷思考,終於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學的可行方式,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自稱是記者的夫銘,不僅僅是帝國的首相丹莫刺爾,而且是傳說中的機僕丹尼爾,而一直保護他的鐸絲竟然也是機器人。然而他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她,並願意攜手相伴,即使她是個機器人,無法生育。為了保護謝頓,鐸絲遭人暗算而停擺,在臨終前,她對謝頓說:謝謝你,謝謝你對我的愛,讓我成為了真正的人類。鐸絲的離去成為了謝頓心中難以癒合的傷口,而對鐸絲的愛正是是他研究創立心理史學的動機之一。並不是為了拯救什麼,得到什麼,只是因為能夠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關於女性角色偏少。讀到後來才發現,書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個都是拯救銀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騾的貝妲、鬼靈精怪的艾嘉蒂婭、強權執政的布拉諾市長、全能少女寶綺絲、以及謝頓的愛人鐸絲等等。與《三體》中女性角色純為擺設截然不同,每一個女性角色不僅僅活靈活現,而且都在關鍵時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者對性別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劣勢都有著相當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開拓疆域是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聰慧與勇敢。而隨著基地的發展,象徵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場,女性的戲份越來越多,甚至最後的男主崔維茲的直覺式思考,都讓我覺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終出現的雙性人,更讓我覺得作者的格局確實很大,不僅沒有歧視任何性別,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別的人類會如何發展。
最後想說說我的收穫。又要忍不住說,讀經典的好處就是每一次閱讀都能夠有所收穫。這一遍下來,最大的啟發是心靈控制,它拓寬了我的溝通思路。
首先是對超越語言溝通的極力贊同。在《安德的遊戲》中蟲族就是用思維溝通的生物,包括植物形態的豬仔也是一樣,甚至三體人也是思維溝通。語言是思維的碎片,正是語言與思維之間的差異才導致了人類的分離與猜忌。日常中太多溝通都是透過語言、文字完成的,且不說故意和假裝這兩個極大的障礙,即使是想要好好說話,也會出於自身表達和理解的差異,造成溝通中的問題。家庭關係中糟糕的溝通莫不是如此,近年來各種提升家庭中溝通技巧的培訓比比皆是,間接說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
其次是正確看待影響他人的利弊。因為有意識地影響一個人,最終導致了這個人的改變,在我看來是非常不正確的一件事,因為這妨礙了他人的自由選擇。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極力避免對他人產生影響。然而閱讀這部為大的未來史,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一件事,就是沒有人擁有絕對的自由,自我對他人的影響根本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大。過去自以為為他人自由著想的看法,更多的還是源於誇大了自我的重要性。
最後是擺脫對情感利用牴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理性的思考於我而言成為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感情的共鳴常常發生在閱讀或者觀影甚至聽歌的時候,在遇到事,遇到人的時候,尤其是分析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忽略掉情感的因素。這樣做當然是為了獲得更客觀的視角,實際上卻變得不那麼客觀。人類和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忠於自己情感的,為了忠誠、為了名譽、為了愛情、為了盡孝、為了很多虛無縹緲的感情,來調整目標,付諸行動。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壞人利用他人的情感牽絆而達到自己目的的情節,因此默默地認為這是一件壞人才做的事情。但這次對情感控制思路的打開發現,曾經看到的這只是情感利用的一種而已。我們都是凡人,無法“調整”別人的情感,然而如果可以將自己的目的在其他人情感上找到適合的實現途徑,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我們都有為情感驅動而獲得的充盈幸福感,這從不因為同時做了其他事情而減弱。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2
這是我心中最優秀的科幻小說系列。
雖然我到現在為止,只看了它的第一本,但是僅僅是在第一本中,他就已經將自己對於科技、政治、人性以及想象力的控制展現得淋淋盡致。我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科幻小說家首先得是一個優秀的小說家。科幻只是表面的一張皮,小說家使用科幻元素來為自己的理念或者說主旨的展現而鋪路。顯然作者非常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小說裡的人物性格完全沒有一般科幻小說家的那種臉譜化,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類似於引文中的那些對於現實世界的諷刺。
我很喜歡這種文風,讀起來既不會覺得枯燥學術,也不會覺得膚淺。小說開始於一門很有趣的理論--心理史學。在這套理論真正的奠基者謝頓的介紹中,提出他剛接觸這門學問的時候,心理史學只是一組含糊的公設,而在他手中,它成為一門深奧的統計科學。小說中,謝頓透過這套理論預測了銀河帝國的崩潰,同時也預測到了第二帝國後來該如何復興。
如果是我小時候看到這本書,我肯定會覺得,哇,這本書講的東西是什麼東西啊,雖然我完全不知道,但是總覺得很厲害的樣子。但現在看時,我卻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於很有可能在以後,這本書就如同凡爾納的小說一樣,已經不再是狹義上的“科幻”。因為人們已經將它們實現了,斜眼笑: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這套理論已經開始稍微展現了自己的威力了。對,就是那些人說得玄乎其乎的大資料計算。只要資料夠多,總能預測事物的走向與未來。廣義上來說,的確如此。
一個個的人類個體的行為比較難以預估,因為每個人都有那麼多獨特的點。但一旦涉及到極大資料的人群時,人就類似與群蜂一樣,變得那麼地趨於一致。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商品,什麼樣的人,喜歡看什麼樣的書,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物件……乃至於,我們人類選舉的結果,政治的走向……如果資料夠多,關於這些事件的預測,我相信未來都是可以實現的。而且精確度會越來越高。
不過有趣的是,當我們人類每個人都知道預測的結果時,很有可能歷史就會被改變。這裡有點類似於薛定諤的貓了,如果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那麼未來極大機率就如同預測的那樣……想到這裡,似乎沒那麼悲觀,但是有點不甘心。如果我知道自己的未來,自己現在會做什麼呢……想到了,就去做吧。
最後的最後,其實命運最終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隻螞蚱,也要跳出自己的極限。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3
這是《銀河帝國》系列的第一本書,開頭便描述了神一樣的哈利。謝頓博士正在同一位數學家探討以川坨為首都,涵蓋了整個銀河系的龐大帝國—銀河帝國的未來發展趨勢。透過謝頓博士自創的一門可以用數學工具計算未來的“心理史學”式,那位數學家驚奇地發現:整個帝國居然會在第三個世紀後全面瓦解!
當今,川坨上的高階人員早已知曉這個預言,於是自作聰明地把謝頓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預料到的地點:端點星。在那兒,人們將進行一項為復興帝國而編寫的《銀河百科全書》的計劃:謝頓計劃。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假象。
這本書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筆十分簡練,卻又處處埋著伏筆,使後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謝頓計劃”中的謝頓危機為線索,將讀者拉入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發現書中看似無解問題的破綻,用巧妙的筆法勾出幾位“智者”,由他們帶你解釋真正的答案。作者構思新穎,想象力超群,給讀者徐徐展開銀河帝國的畫卷。
我不禁想,如此強大的銀河帝國存活了幾萬年之久,卻由於人們的忘我娛樂與君王的腐敗而土崩瓦解,那麼我們的當今社會則絕對是無比幸福的啊。在龐雜繁複的政治中心裡,沒有明顯的腐化不是非常難得嗎?我們要好好珍惜這美好的“黃金歲月”啊。同時,我們不能像基地開始建設的五十年裡一樣無比封建、專注於過去,而要向發動革命的賽佛。哈定市長學習他,學習他與時俱進的超前思維。
微風鑽進臥室,悄悄地平復我好動的心靈。“武力是弱者的最後手段。”我一遍遍地想著哈定市長的名言,默默地告誡自己、警示自己。
阿西莫夫的作品無比宏大,令我歎為觀止,但我認為他最傑出的作品,還屬《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4
我對科普書籍一直很感興趣,湊巧老師讓我們閱讀一本科普讀物,讓我興奮不已。像劉慈欣、保羅·巴奇加盧皮的作品早已熟悉不過,讀了許多科幻小說,偶然發現了一部科幻小說——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立刻吊起了我的胃口,如餓虎撲食般地讀了起來。
哈里·謝頓出生於繁華的銀河帝國。他是一名數學家,預測出銀河帝國將在三個世紀後完全滅亡且準確度為98.4%!可公共安全委員卻認為哈利·謝頓在詛咒銀河帝國,便將他流放於端點星。謝頓早已以百科全書編書招來十萬名數學家,以端點星為基礎,開始了拯救銀河帝國的實驗。在基地即將破裂時,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們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馬洛幫助基地擴張並給予基地經濟資源。在他們的努力下,銀河帝國終於有所好轉。
這三位的人物形象鮮明的樹立在我的面前,他們都有擔當,敢於嘗試,為了後人造福。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最後才能成為領頭人,一直改變銀河帝國的未來。
想想我們,讓我們也擁有他們三人這麼優秀的品質,還會做不出那些讓人頭疼的奧數題嗎?還會放棄自己唯一的一次機會嗎?
前幾天,我做奧數題,怎麼做也做不出答案,最後我一氣之下把筆扔了,不再理會那道題,現在想想,我沒有從其他角度去想想,並且不堅持著一直鑽研它,怎麼可能會做出來這道題呢?於是我靜下心來又仔細想了好久,最後居然做了出來並且完全正確,我高興壞了!
艾薩克·阿西莫夫寫出的《銀河帝國1:基地》僅僅只是講述了一件銀河帝國由富到衰的故事嗎?它不僅反映出科技與數學漸漸的發達、進步,同時還告訴我只有你敢於嘗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爭取,就會有反轉,甚至是成功!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5
自從美國埃隆馬斯克把一輛紅色的特斯拉跑車用火箭送上了太空之後,關於跑車上的一切都備受關注。跑車上攜帶的一套《銀河帝國》在各大書店和網站大賣,自媒體上熱鬧的宣傳和群友們的大力推薦,我也把這套書放入了自己的書架上。
阿西莫夫的這套《銀河帝國》讓埃隆對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他移民火星的計劃埋下種子。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買了這套書,學校也提倡閱讀此類的科幻小說,從而激發小孩子探索宇宙的興趣。也許下一個世紀會有很多埃隆這樣的科學家,畢生致力於開拓外太空,讓子孫後代在銀河的另一端找到怡居的美麗星球。
如果不是這套書被送到太空去,如果不是太多的人推薦這套書,在看了第一章之後,這本書就會被我扔了。看了太多現代爭霸宇宙的網路小說,這本書的構思對我來說談不上新穎。
銀河帝國的腐朽,一群謝頓的信仰者在銀河的一端建立了一個基地。基地如同一棵小樹,經歷風吹雨打,茁壯的成長。總共經歷了三次謝頓危機,第一次政權危機,第二次宗教危機,第三次貿易危機。
與現在網路小說一個的區別是,精神領袖謝頓已經死了。而現代小說當中,往往都是一個苦哈哈的少年,從小奮鬥,踩著各種狗屎運,帶領著自己的基地壯大,稱霸銀河,稱霸宇宙乃至平行宇宙。
與現代網路小說最大的區別是,基地這本書好短啊。我只花了兩天,竟然看完了。也許是因為我只看了其中的一本,而整個銀河帝國有幾十本。總覺得基地的情節發展太快了,30年50年75年一晃就過去了。一本書看下來,沒有代入感,像快進的膠捲在播放一個基地的發展。若中間的具體過程再寫10萬字多好啊。
銀河帝國基地的讀後感 篇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銀河帝國·基地》雖然有點兒亂,但是我還是對這本書中的三個不可缺少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里·謝頓是一個非常有預見的、願意為了事業來奉獻所有的人。而且是他和一大群科學家在端點星建立起這個基地的,他用強大的科技讓基地生存下去。
塞佛·哈定是這些科學家之一。他讓這個基地崛起了,還用宗教來讓基地更加神秘,同樣,他也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
侯伯·馬洛也十分厲害,他不但利用自己的能力來讓基地擴張,而且更可貴的是他還有自己的獨立的想法。
透過這三個人的故事以及他們三個人的性格特點我覺得這是現代非常缺少的一些性格。
現在有許多許多的人不像塞佛·哈定一樣感於擊挑戰權威當然,這也包括我,而要一味地認為權威說的話一定是對的,不敢有句否認。可是,權威也是人啊,誰不會有出錯的時候呢?人人都有出錯的時候,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敢於去挑戰權威的勇氣(可是不能胡說八道or不事找事)。這樣,總是會尷尬的,畢竟“陽光總在風雨後”嘛。
同時,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然,慢慢地“軟飯”(指只聽人家的想法而自己不去想)吃多了就會有成為一個沒有自個兒主見的人了。這是最可怕的事兒了。聽家長們說:如果一直不思考的話大腦就會生鏽掉,到後來不能再運轉了。所以,我們要多去獨立思考,要像鳥兒一樣,努力衝破鳥籠的拘束,飛向藍天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