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窯址

[拼音]:Wushi Shici

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 3座地面石結構祠堂。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武宅山村西北。習慣上分別稱之為“武樑祠”、武氏“前石室”和武氏“左石室”。原祠宋以後傾圮,祠石現與武氏闕一起儲存在原地,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批漢代祠堂畫像石資料。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樑祠”畫像的最早記錄見於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在《隸釋》、《隸續》中又分別著錄了一部分題榜文字和影象。石祠傾圮後,長期掩埋地下。清乾隆年間將祠石掘出, 並根據所出位置,認為有4座祠堂,即“武樑祠”、武氏“前石室”、“左石室”和“後石室”。此後,瞿中溶、容庚等分別對畫像內容進行了考證。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費慰梅根據畫像拓片對祠堂進行了復原,確定這些祠石分屬於兩座祠堂,“後石室”並不存在。1981年,中國學者根據原石,並參考孝堂山石祠的結構特點,重新對武氏祠進行復原,確證武氏祠包括“武樑祠”、 “前石室”和“左石室”3座祠堂。

武樑祠

原祠為單開間懸山頂石結構建築,面闊2.41米、進深1.47米、高2米餘。現存頂石、壁石共5塊。祠主武樑,字綏宗,曾任州從事,桓帝元嘉元年(151)卒,終年74歲。祠內畫像近百幅。其中40餘幅為歷史故事畫像。內容有從伏羲到夏桀等古代帝王,藺相如、老萊子一類忠臣孝子,秋胡妻、樑高行一類節婦烈女。東西壁山牆尖部,刻有東王公、西王母等神話故事。在三壁的下部,則是表現祠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家居、庖廚等畫像。在屋頂石底面,分佈著神鼎、黃龍等40餘幅祥瑞影象。影象旁所刻的近百條隸書榜題,標明瞭每幅畫像的內容。

前石室

原祠為雙開間單簷懸山頂石結構建築,面闊3.52米、進深2.03米、高2.55米左右。後壁下部正中有一小龕。現存祠石16塊。根據祠主經歷畫像及其榜題,一般認為祠主為武榮。武榮字含和,武樑弟武開明之子,官至執金吾丞,約死於靈帝建寧元年(168)。祠內東、西、南三壁以及挑簷石、頂石和三角隔樑石兩側滿刻畫像,現存53幅,估計原來有60幅以上。在東、西壁的山牆尖部和隔樑石兩側上部,為東王公、西王母等神話故事;其下有表現祠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宴飲、百戲、庖廚等畫面,還有孔子見老子、荊軻刺秦王、孝子邢渠等歷史故事。西壁下方則有一大幅攻戰圖。在南壁小龕正面,刻有祠主在樓閣中受人拜謁的場面。在頂石上有仙人出行、風伯、雷公、北斗星君、伏羲、女媧等神話畫像。畫像中刻有大量隸書榜題,標明畫像的內容及主要人物的身份、姓名。

左石室和武氏闕

左石室形制與前石室相同,也為雙開間單簷懸山頂建築。面闊 3.5米、進深2.12米、高約2.6米左右;後壁小龕面闊1.3米、進深0.74米、高0.71米。現存祠石17塊。祠主不明。從建築特點和畫像風格推斷,與前石室建造時間相近。祠內現存石刻畫像約40幅,題材內容及其分佈與前石室基本相同,但三壁上的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管仲射齊桓公和頂石上的海神出行、祠主昇仙等內容則為前石室所不見。

武氏闕建於桓帝建和元年(147),刻有仙人、仙禽神獸、人物、門吏、車騎、孔子見老子故事等40餘幅畫像。

畫像的雕刻技法和藝術風格

畫像主要採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物像外留有細密均勻的平行鑿紋。畫像的共同風格是凝重醒目、細膩傳神。其中武樑祠的畫像佈局疏朗、簡潔明快,前石室和左石室的畫像則構圖複雜、華麗精美。在漢代石刻藝術中,這是一組年代明確而又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在國內外素享盛名。

參考書目

蔣英炬、吳文祺:武氏祠畫像石建築配置考,《考古學報》1981年2期。

費慰梅(美)著,王世襄譯:漢“武樑祠”建築原形考,《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七卷2期。

傅惜華:《漢代畫像全集》二編,巴黎大學北京漢學 研究所,北京,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