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導遊詞範文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導遊詞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導遊詞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導遊詞1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是大革命時期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軍事學校。 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燬。1965年,做了一次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

  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 此外還有中山公園、仲愷公園、黃埔公園(又稱中正公園)、濟深公園;張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臺、白鶴崗炮臺;中國海軍的黃埔軍港等景點。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在中共和蘇聯幫助下,為培養軍事幹部於1924年6月創辦。

  軍校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黃埔軍校舊址大門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

  大門內正面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

  大門西側有一幢2層磚木結構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逝世後,改建為“紀念室”;1984年又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陳列黃埔軍校校史和孫中山在廣東革命活動的照片。 在萬松嶺北麓,有東征陣亡將士墓。此墓1925年動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陣亡的516名將士。墓的西邊是十七將校墓,為一座仿巴黎凱旋門式建造的建築,上書“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紀功坊的.後面是入伍生和學生墓群,東邊是一座單人墓——蔡光舉烈士墓。 校園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紀念碑。紀念碑高7米多,為紀念1929年北伐中陣亡的將士而建。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導遊詞2

  這是一所英雄輩出的軍校,出了很多著名的軍事領導人,這裡走出的將帥不計其數,它曾是中國軍事家的搖籃。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標誌,也被叫做中國的“西點軍校”。現在這裡也展覽了很多資料,帶你走進那段歷史。

  十大元帥中很多畢業於這裡,比如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林彪和陳毅等。而校孫中山、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三位領導人同樣是鼎鼎大名。

  1938年,這裡因為日軍飛機轟炸而毀於一旦,只剩下支離破碎的大門立柱,直到19xx年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後才基本恢復原貌,現在可以看到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1996年重建後的模樣。

  它位於長洲島上,需要乘地鐵轉黃包車到碼頭,然後再坐輪渡上島,最後步行到達紀念館。整個舊址紀念館建築呈現民國的風格,倘若帶著一顆敬畏之心緩步入內,便會感受到厚重的革命歷史感。

  舊址紀念館的景點有校本部、中山故居、孫中立紀念碑、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園、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黃埔公園、大坡地炮臺、白鶴崗炮臺。雖然是重修,但都帶有當時的痕跡及歷史感,特別適合愛好歷史及懷舊的人。

  校本部裡面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學生的床鋪和教室,資料館裡也有很多當時時期的資料,常設展覽有黃埔群英館、《黃埔軍校史蹟展》 。中山故居是2層樓的黃色小房子,裡面有常設展覽《小樓昨日——粵海關黃埔分關及其舊址變遷》。另外紀念館偶爾還會有臨時展,就不是一直能見到的了。

  黃埔群英館位於校本部二進,展出的是42幅油畫作品。油畫中有大家熟悉的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周恩來等叱吒風雲的革命家、軍事家,也有戴安瀾、謝晉元、趙一曼等在革命征程中壯烈犧牲的黃埔英雄,還有郭沫若、茅盾等近代文化界的風雲人物,大家可以看著油畫,來認認看人物。

  《黃埔軍校史蹟展》 位於校本部一進,展覽透過近200多張照片,100多件文物,展現了黃埔軍校的歷史歲月及故事。

  《小樓昨日——粵海關黃埔分關及其舊址變遷》位於中山故居一樓,透過一些繪畫,講述了粵海關黃埔分關的發展歷史和舊關址的變遷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