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派經濟學

[拼音]:Tujiazu yinyue

[英文]:music of Tujia nationality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中國湘西、鄂西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四川省的酉陽、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區的五峰、長陽等縣。人口2832743人(1982年統計)。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通用漢語漢字,僅有湘西的保靖、龍山、泳順及鄂西的來風等縣少數偏僻山寨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人民喜愛歌舞,每年農曆正月和三月是傳統的歌舞節“社巴日”。民間音樂主要有民間歌曲和器樂兩類。

民間歌曲

按土家族的傳統習慣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勞動號子、搖兒歌與兒歌、風俗歌等5種。

山歌

土家族山歌在語言上有土家語山歌和漢語山歌兩種;在聲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結構上有“一聲子”、“三聲子”、“四句頭”、“五句子”之別;在內容上有情歌、 古歌、 禮儀歌、生活歌、苦情歌等。土地革命時期,湘鄂西蘇區產生過大量革命山歌,在鬥爭中起過積極作用。

(1)四句歌,亦稱“四句頭”,是流傳較普遍的山歌。歌詞為7字4句,故名。湖南龍山永順等縣流行的土家語四句頭平腔山歌,音域不寬,音調多級進和三度進行。見下例:此外,保靖縣流行的沿河腔、坡頭腔,龍山縣的洛塔山歌,鄂西鶴峰太平的茅壩山歌,皆屬於四句頭山歌。

(2)五句歌,是由一個重複的上下句中間插進一個變化句而成。其結構形態有兩種:一種是流行在保靖、永順及桑植的五句歌,變化句插在 2、3句之間;一種是流行在桑植偏遠山村的五句歌,其變化句插在3、4句之間,手法特殊,別具一格。

(3)連八句,主要流行鄂西地區。由前後若干五字句中間插入,字數規整,連說帶唱,成八句數板。音調連貫緊湊,一氣呵成。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表現愛情,由一或多人用高腔演唱,歌詞固定。

(4)穿歌子,又稱穿號子、穿五句,是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高腔山歌。由“號兒”(四句頭山歌)和“歌兒”(五句子山歌)組成。“歌兒”由歌師領唱,“號兒”由眾人幫腔。演唱特點是先唱"號兒"後唱“歌兒”,再將“號兒”的1、2、4句分別插入“五句歌”中演唱。

薅草鑼鼓

又稱薅草歌、合音鑼鼓、挖土歌等。在集體薅草、耘田或挖土時,由2人或4人在勞動隊伍前鳴鑼擊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 3種形式。

(1)樂段式歌腔:流行於湘西各縣。由一個上下句組成的基本曲調唱多段詞,富於朗誦性:②兩段式歌腔:流行於永順和平地區。由兩個不同曲調和節奏的樂段組成。第一段由鑼鼓引出緊打慢唱的歌腔,曲調高亢悠揚,節奏自由,旋律富於裝飾性;進入揚歌部分,節奏明快有力,曲調近似龍山坡腳的薅草歌。

(3)用多首民歌聯綴成套的歌腔:通常用5、6首至20多首歌曲組成。桑植東北部的一套曲調達24首,其名稱為“路邊黃花開”、“一樹花兒鮮”、“太陽當頂上”等。薅草歌有領唱、齊唱和4人各唱1句等唱法。伴奏樂器少則用一鑼一鼓,多則加馬鑼興鑔、二鑔、嗩吶等。

勞動號子

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區和酉水、澧水兩岸,拖木運料,撬巖抬石,行船駕舟等,在勞動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號子、拖木號子、巖工號子最為流行。

(1)行船號子主要流行於酉水、澧水流域,有蕩槳號子、搖櫓號子、拉縴號子等。如酉水搖櫓號子由一人領唱,主旋律輕鬆悠揚,起伏跌宕,眾人以音程為四度的“咳哈”或“咳咳、哈”伴唱,曲調上繁下簡,旋律突出,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2)拖木號子以永順縣長官寨的最有代表性。分二聲號子、三聲號子、四聲號子及間接號子 4種。三聲號子是由於領唱、齊唱用三句不同曲調而得名,節奏平穩,旋律性強,四聲號子只有 8小節,領唱、合唱各有四句不同的曲調,故名。音調激越高昂,節奏短促有力,用於拖木的關鍵時刻。

(3)巖工號子以古丈縣和龍山縣流行的最具代表性。古丈縣的巖工號子有三聲、五聲兩種。龍山縣有 8種之多,各有專名,如“喂喂號”、“餵羊號”、“梭羊號”等。鄂西和湘西龍山一帶,還普遍流行由幾首至20多首民歌組成的聯曲體號子。如利川石工號子由“大留郎”、“點點紅”、“海棠花”、“一枝花”等12支曲子組成。

搖兒歌與兒歌

龍山的坡腳、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語唱的搖兒歌,曲調由上、下句組成,節奏平穩。普戍縣的搖兒歌有羽調式和徵調式兩種,旋律多級進下行。來夙縣卯洞的搖兒歌與龍山縣近似,用漢語演唱。兒童們在娛樂放牧時喜唱兒歌,一種用漢語唱的兒歌是在童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調單一,多為二聲腔;一種用土家語唱,曲調與土家族吹管樂“咚咚喹”的曲牌相同。

風俗歌

有 4種:

(1)哭嫁歌:土家族歷來有“歌喪哭嫁”的風俗。姑娘出嫁前夕要唱哭嫁歌,只有一個較長的樂句,曲調級進下行,句尾隨著哭聲自然向上作六度或七度大跳,反覆哭唱。來夙縣卯洞的哭嫁歌旋律性較強,節奏規整,委婉深情。唱詞多為7字1句,兩句一段,講究押韻。哭嫁歌有新娘一人哭唱和兩人哭唱兩種,亦稱“姊妹哭”。新娘先唱,陪哭人從句尾插入,一起一落,自然形成兩個聲部,是土家族民歌中少見的一種民間復調歌曲。

(2)孝歌:按土家族風俗,老人死後安葬前一夜,要請人唱孝歌,用鼓伴奏,亦稱“打喪鼓”、“打夜鑼鼓”;有在祭帳前圍桌坐唱和繞棺走唱兩種形式。各地歌調、鼓點不同,內容基本一致,如“二十四孝”、“十月懷胎”以及亡者生平等,隨編隨唱。利川縣有一種八字句的孝歌,亦稱“明七暗八”,即每句只唱7字,第8字隱去,曲調為上下句式,上句落羽音,下句落徵音。鄂西的跳喪鼓已發展為歌舞活動,由歌師擊鼓領唱,2人幫腔,邊唱邊跳。

(3)擺手歌:土家族在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中要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歌的內容廣泛,有民族遷徙定居、自衛抗敵、開荒生產等。各地歌腔、曲式不同,永順縣為一句式,龍山縣為上下句式,保靖縣為自由句式。此外還有一種吟誦性的自由句式流行於各縣。

(4)梯瑪歌:“梯瑪”亦稱“土老司”,為宗教職業者。梯瑪歌用於驅鬼除邪等宗教活動,由梯瑪請神時唱。他一手搖銅鈴,一手舞司刀,邊唱邊舞。保靖的“遊神調”、“旱龍船調”、“送子娘娘調”皆屬於這類歌曲。

土家族民歌的音樂特徵:

(1)在調式上,徵、羽調式較多,宮調式較少,部分民歌有調式交替現象;

(2)曲式結構上以二樂句、四樂句、五樂句的樂段結構較多;在一些偏僻山寨,有一個樂句不斷反覆的樂句式結構。在各種民歌中,多段(聯曲)體結構比較普遍;

(3)旋律多為級進,與語言緊密結合,富於吟誦性。

器樂

土家族民間流傳的樂器有咚咚喹、嗩吶、竹號、牛角、木葉等。咚咚喹是土家族婦女、兒童喜愛的單簧吹管樂器,流行於龍山、保靖兩縣。竹製,約13釐米長,開 3孔或 4孔,直吹,音色柔和悅耳。流傳的曲調有“巴列咚”、“慢巴列咚”、“咚咚喹”、“那帕克”、“呆嘟裡”、“乃喲乃”等8首。樂曲短小,旋律流暢。見下例:土家族的器樂合奏曲牌豐富,風格獨特,有如下幾種形式:

打溜子

流行於湘西各縣。常用馬鑼、大鑼、頭鈸、二鈸4件樂器演奏。曲牌有百餘個,如:《八哥洗澡》、《喜鵲鬧梅》、《錦雞拍翅》、《風吹牡丹》、《猛虎下山》等。樂曲內容多為描繪動物形象以及表現勞動生活情景。樂曲的結構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及多段式等4種,以二段式為多見。樂曲由“頭子”和“溜子”兩部分組成。“頭子”是曲牌的主題部分,溜子為各曲通用。通常先演奏頭子兩遍,然後接溜子,後者比前者速度稍快。演奏特點主要在於兩副鈸的多種打擊技巧上,有悶、亮、側、跳等不同打法,速度很快,2拍子和3拍子結合緊密,典型節奏是疏密有致,流暢活潑。

五支傢伙

流行於湘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馬鑼、大鑼、頭鈸、二鈸5件樂器演奏,用於婚嫁、節慶,曲牌有《將軍令》、《安慶》等。

花鑼鼓

流行於鄂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鼓、鑼、鈸組成。各地使用的樂器和名稱略有差異。“花鑼鼓”不用嗩吶,曲牌有80多種。樂曲由頭子、中段和尾巴組成。“北鄉鑼鼓”,有大小嗩吶,使用樂器較多,曲目豐富,常組成套曲演奏。嗩吶的曲調多來自民歌。

絲絃鑼鼓

流行於鄂西建始縣,在花鑼鼓的基礎上加入京胡、板胡、二胡、月琴等絃樂器,已流傳240多年,由嗩吶吹南戲(即漢劇)唱腔而逐漸形成。曲牌與南戲相同。

自清雍正年間以來,漢族陸續遷入湘西、鄂西,和土家族雜居,漢族帶去的三棒鼓、漁鼓、花燈、漢戲、辰河戲、梆子戲等,已為土家族所喜聞樂見,並在民間流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民族學院分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曾組成的土家族文藝調查隊,編寫出版了《土家族文學藝術史》(1960),以後相繼出版了《湘西民間歌曲選》、《恩施地區民間歌曲選》和《湖南民間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冊》。土家族較優秀的音樂作品有器樂曲《喜迎火車穿山來》、《八哥洗澡》,歌曲《土家唱起幸福歌》、《大河漲水小河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