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問題劇

[拼音]:chouxiangzhuyi

[英文]:Abstractism

20世紀以來在歐美各國興起的美術思潮和流派。它否定描繪具體物象,主張抽象表現。在西方藝術論著中,抽象主義、抽象藝術、抽象派是同義語。

抽象主義不同於20世紀的其他流派,它不是一個有宣言和綱領的社團。一般泛指的抽象藝術,包含兩種型別:

(1)從自然現象出發加以簡約或抽取其富有表現特徵的因素,形成簡單的、極其概括的形象;

(2)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的幾何構成。

抽象主義的美學觀念最早見於德國哲學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離與情移》。他認為,在藝術創造中,除了情移的衝動以外,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衝動支配著,這便是“抽離的趨勢”。產生抽離的原因是因為人與環境之間存在著衝突,人們感受到空間的廣大與現象的紊亂,在心理上對空間懷有恐懼,並感到難以安身立命。人們的心靈既然不能在變化無常的外界現象中求得寧靜,只有到藝術的形式裡尋找慰藉。人們既然不能從外界客觀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圖將客觀物象從其變化無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來,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價值。沃林格的理論,影響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內的表現主義畫家。最早的抽象主義繪畫便是由康定斯基於1910年前後畫出來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積極支援表現主義運動,併為之擴大影響。

抽象主義的產生除了有逃避現實的因素外,還有受到工業、科學技術推動的原因。現代化的建築和環境,要求更為概括、精練和簡化的藝術形式與之相適應;機器運轉的速度、力量、效率這些對視覺來說比較抽象的因素,刺激藝術家去做抽象美創造的嘗試,抽象主義藝術的產生是對寫實藝術的補充。不以描繪具體物象為目標的抽象藝術,通過線、色彩、塊面、形體、構圖來傳達各種情緒,激發人們的想象,啟迪人們的思維。

抽象主義藝術從原始藝術、中世紀的宗教藝術、非洲和大洋洲藝術、東方的文字、書法中吸收了養料,也從中國的老莊哲學、佛教禪宗中擇取了適應20世紀西方哲學和人們心理狀態的觀念。不少抽象主義作品表現出逃避現實、社會虛無主義的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具有積極、進取和樂觀的思想感情。多數抽象主義作品的著眼點在於藝術形式的獨特創造。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抽象主義藝術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國人康定斯基和荷蘭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建立的風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藝術家,後者開拓了幾何抽象主義的道路。俄國以K.C.馬列維奇為代表的至上主義以及與之有聯絡的構成主義,也是幾何抽象主義的派系。法國繼立體主義之後產生的俄耳浦斯主義,實際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義。歐洲在30~40年代出現的塔希主義,是注意偶然塗抹和斑汙、痕跡所形成的紋樣和質地美的抽象流派。40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抽象表現主義,是糅合了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手法的抽象藝術,代表人物為J.波洛克。抽象表現主義之後在美國和歐洲出現的後繪畫性抽象,實際上是幾何抽象在當代的發展。因為它是較為規則的、有明確造形和清晰邊線的抽象畫,所以被美國評論家稱為硬邊抽象。歸納20世紀歐美各種抽象主義藝術,凡是著重感情表現的,稱為抒情的抽象或熱抽象;凡是著重表現理念的,稱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義有獨特的價值,也有它的侷限性,它只能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存在,決不能取寫實主義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義理論家,宣傳寫實主義過時和抽象主義代表著藝術發展方向的論調,是不符合實際狀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