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舒瓦,G.

[拼音]:wadang

古代建築簷頭筒瓦前端的遮擋。最初為半圓形,後變為圓形。中國、日本、朝鮮的古代建築均有瓦當。中國用瓦當始於西周。從西周到明清各代,瓦當在式樣、花紋上都有所不同。

西周至戰國的瓦當

陝西扶風召陳村的西周晚期大型建築基址,曾發現很多不同形式的板瓦和筒瓦,還有紋飾與銅器重環紋相象的半瓦當。戰國的半瓦當可分素面和帶花紋或文字者兩大類,各地所出花紋瓦當各具特色:燕多為饕餮紋;齊以樹形紋為主,還有一種帶文字;周也以饕餮紋為多,但已簡化,僅突出饕餮的雙目,以後漸轉為捲雲紋;秦有山形文、樹紋和雲紋,和關東六國的頗為相象。

秦漢瓦當

戰國晚期出現了圓瓦當。在陝西鳳翔曾出土過一些鹿紋、鳥紋的圓瓦當,在臨潼秦始皇陵一帶所出的圓瓦當多為雲紋或葵花紋。西漢時圓瓦當以捲雲紋為最常見。一般都用十字形雙線欄格把瓦面分為四部分,中心有一圓紐。動物花紋極少。帶文字的瓦當常見的有“萬歲”、“長樂未央”、“長生未央”、“與天無極”等吉祥語。還有是宮室、官署專用的瓦當,如蘭池、駘蕩、黃山宮的瓦上都有蘭池等字樣。官署、陵寢、倉、關也都有專用的瓦當。西漢文字瓦當,最少者僅1字,最多者約10字左右。文字書體以篆書為主,隸書較少,也有鳥蟲篆。秦、西漢時圓瓦當直徑一般都在13~20釐米左右,也有極大者,如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夔紋瓦當和洛陽所出的西漢初年的雲紋瓦當,直徑達60多釐米。西漢時仍有云紋或帶字的半瓦當。東漢時帶字瓦當較西漢時少,一般為雲紋圓瓦當。

魏晉南北朝瓦當

魏晉時圓瓦當也以雲紋為主。西晉雲紋瓦當的特徵,是在雲紋以外有一圈鋸齒紋。文字瓦當大為減少。從十六國到北朝,瓦當的雲紋趨於簡化,當面畫成9個格, 文字的讀法順序為上下右左或上下左右,和漢代旋讀法不同。十六國的瓦當有“大趙萬歲”、“長山常貴”等,北魏的以“萬歲富貴”為多。書體介於楷隸之間。在吉林高句麗遺址中,也發現不少屬於北朝時期的瓦當,其圖案為變形雲紋或忍冬紋。有的瓦當邊緣上,有模印的小字一圈,長達20餘字,文中除紀年、月、日外,還有“保子宜孫”之類的話。南北朝時因受佛教的影響,瓦當花紋中出現忍冬紋和蓮花紋,並出現獸面瓦當。

隋唐瓦當

從隋唐到五代,以及北宋早期,蓮花紋成為瓦當上最常見的一種紋飾。早期的蓮花瓣突起,而且是雙瓣;晚期漸低平,多為單瓣;到五代和宋初,蓮瓣紋變成長條狀,和菊花頗為相似。唐代蓮花瓦當除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發現外,在新疆的一些地方和雲南南詔的遺址中也有出土。文字瓦當到隋唐時期已絕跡,只有“長安寶慶寺”一種。

宋至明清瓦當

從宋代開始,獸面瓦當漸漸取代了蓮花瓦當,並傳播到北方的契丹、女真和西夏,延續到元明清。早期的獸面較突出,宋、元時期的獸面上鬣髦甚多,紋理也較繁複。明、清時宮殿建築上用蟠龍紋瓦當。

由於瓦當上有文字,所以很早以來就成為金石學家搜尋和研究的物件。秦、漢瓦當見於著錄者甚多,如在《金石萃編》、《寰宇訪碑錄》等書,把有字的瓦當和碑刻等列在一起。還出現不少的專著,如朱楓的《秦漢瓦當圖記》,畢沅的《秦漢瓦當圖》,程敦的《秦漢瓦當文字》,羅振玉的《秦漢瓦當文字》。近幾十年來,全國各地獲得了大量的從東周到宋元的瓦當材料。其中相當多的是花紋或文字瓦當,這批遺物是研究歷代手工業、書法、雕塑藝術、建築等方面的重要資料。此外,瓦當又是考古工作中判斷遺址、墓葬年代的一種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