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官制度
[拼音]:Yizhu
[英文]:translation
從一種語言的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作品的工作,由於語言結構的不同,在翻譯過程中,近乎再創作,故稱譯著。在中國通常指把某種外語或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作品翻譯成漢語作品。人類文化的交流很早便產生了翻譯。中國翻譯印度的佛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大量翻譯的佛經成為中國文化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羅馬就是通過翻譯接受希臘文化的。西方古典文化通過翻譯傳入阿拉伯之後,又從阿拉伯重新傳入歐洲其他國家。中國近代,譯著在介紹外國先進思想,促進學術發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翻譯書籍的質量和數量都達到空前的高度,許多外國古典著作和各學科的代表著作都得到比較系統的介紹,使不能直接閱讀原書的讀者單是從譯本也可以取得某一學科的基本知識。譯者不但對所譯書籍的專業要有較高的素養,還要有相當高的外文理解力和中文的表達力。譯著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以集體的力量合譯的,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寧全集》;有個人獨力承擔或幾個人分擔翻譯的,如外國一些著名作家的選集。從翻譯的語種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只限於英、日、法等幾種常見的語種,小語種、稀有語種、古典語的作品多轉譯自常見的語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翻譯的語種擴大,希臘、拉丁、阿拉伯、西班牙、義大利等語的作品都有了直接的譯本。古典學術名著或文學名著往往有幾種風格迥異的譯本。許多外國的辭書也有了譯本。根據讀者的需要,譯著還分全譯本和節譯本,為了外語學習者的方便和某種專業者的特殊用途,還出版中外文對照本。各出版機構在計劃、出版翻譯作品方面,在組織、培養翻譯力量方面均起有重要作用。翻譯作品在中國各主要出版社(專門出版中國古籍的出版社除外)每年的出版物中佔有相當的比重,中國許多著名學者對翻譯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