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院

[拼音]:Baiyangcun yizhi

中國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雲南省賓川縣城東北 3公里處,地處金沙江流域。現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1973~1974年雲南省博物館發掘。文化層分早、晚兩期。早期的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200~前2100年。它是滇西洱海地區內涵比較豐富、文化特徵鮮明的一處典型遺址,也是雲貴高原地區目前所知年代較早的以稻作農業為主的文化遺存。

在遺址中發現房址11座,均為長方形地面建築,一般面積10多平方米。四周立木柱,柱間編綴荊條,兩面塗草拌泥構成牆壁。早期牆基多開溝槽,溝底挖柱洞。晚期牆基無溝槽,直接在地面上挖柱洞,或是在四周地面上鋪墊石礎,再立木柱。殘存灰白色糧食粉末和稻殼、稻稈痕跡的窖穴達23個, 多分佈在房址附近。 還發現豬、狗、牛、羊等家畜的遺骨。墓葬34座均屬晚期,都無隨葬器物。葬式複雜多樣。24座豎穴土坑墓中,除二次葬和完整骨架的單人、雙人仰身直肢葬外,以仰身直肢或屈肢的無頭葬最為特殊。無頭葬主要是成年男性,也有成年女性和小孩;多數為單人,有的則是2人、3人以至多人的合葬。有人認為無頭葬可能與獵頭習俗有關。還有甕棺葬10座,絕大多數為幼童,個別的是成人甕棺二次葬。該遺址石刀數量眾多且具特色,以新月形凸刃雙孔或單孔石刀為主,少數為穿孔圓角長條形。陶器均夾砂,褐陶最多。繩紋、劃紋較普遍,還有富於特點的點線紋和篦齒紋,器形有罐、圜底缽、圜底匜、弇口缸等。

參考文章

白羊村遺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