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文學

[拼音]:Faguo meishu

[英文]:Franch art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歷史悠久,公元前 6世紀後期,今天的法國地區為克爾特-高盧人佔據。前2世紀末羅馬帝國開始入侵,凱撒征服了高盧全境,使它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從此,高盧進入了奴隸社會階段。公元486年,蠻族法蘭克人的國王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開始了墨洛溫王朝。751年,加洛林王朝取代舊王朝,傳至查理大帝時,加洛林王朝達到了頂峰時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分裂為3個部分,查理(禿頭)分得萊因河以西地區,建西法蘭克王國,即今天法國的前身。

法國美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主要階段:原始與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17世紀、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

原始與古代美術

在法國保留下的史前藝術品和遺址很多。原始雕刻有石雕、骨雕、泥塑等。被人們稱為洛塞爾的維納斯(浮雕)是一件較早的作品,它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這個女性一手持牛角,一手置腹部,可能是正在主持著一種巫術的活動。這個時期的人物雕塑以女性為多,在形體上著重刻畫了一些女性的特點。在帕普巖洞發現的一件象牙雕刻的女子頭像,形象精妙,髮式優美,面部富有彈性。在舊石器時代更多的是對動物的刻畫,如骨刻《小羚羊》、《野馬頭》以及帶有情節性的骨刻《渡河的鹿群》等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藝術品,當時的巖洞壁畫多表現狩獵題材,大多畫在洞的深處,這可能與原始人的巫術、祭祀活動有關,這些地方成為人類最早的祭壇。在康納克巖洞發現的《野山羊圖》是奧瑞納時期的一件作品,山羊的輪廓基本上是準確的。在拉斯科巖洞儲存有馬格德林時期的壁畫,動物的形態更加生動,在《三牛一馬》圖裡可以看到最早構圖意識的表現。在這個巖洞裡畫的《大黑牛》、《獨角獸》、《兩隻牡牛》等都很有藝術的魅力。此外,三兄弟洞、尼歐洞、豐德高姆洞等處的巖洞壁畫也都各有特色。在中石器時代,法國的阿齊利文化最為著名。這個時期巖洞壁畫和雕刻品都減少了,主要發掘出一批帶有彩色圖案的鵝卵石,這些彩色石也可能與祭祀有關,它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美的追求。此後,又有塔德努瓦文化,在公元前7000~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康皮尼文化為代表(以塞納河沿岸的康皮尼命名),時間在公元前6000~前4000年間。這時冰河期結束,人們開始營造半地下圓型住室。隨著種植業的發展,泥陶器皿出現,上面刻有幾何形狀的花紋。公元前34年出現了巨石文化,青銅初期的布列塔尼石柱、石棚最為著名,其中有酷似人形的石柱,有的高達20.3米,柱上常刻有幾何形的線條。

公元前6~前5世紀,克爾特人(高盧人)侵入。他們的工藝水平很高,並善於營建堅固的城堡。在南部的羅克佩蒂塞有一座神廟遺址,門廓有 3棵四方形的柱子,柱身刻有深槽,內飾有人的頭骨,這可能與部落的祭祀有關。門廓的柱頂上還有一隻石鳥,含有象徵意義。

公元前 6世紀初在法國南部沿海一帶建立了一些希臘的殖民地,這一帶的建築物使用了希臘的柱式。公元前2~前1世紀羅馬征服了高盧後,開始在羅馬藝術的影響下建築城市,當時最著名的城市有阿雷拉特(阿爾勒)、呂格迪尼姆(里昂)、呂泰蒂亞(巴黎)等。古代的里昂城有一條長 300米,寬5~9米的大街,城內有集議場、神廟、競技場和一座可容14000人的劇場。當時,公共設施也得到了發展,如公元前1世紀末~公元1世紀建於尼姆附近的加德橋頗為壯觀,這是一座多層的連環拱形橋。更為著名的為尼姆的方形神廟(公元前1世紀末~公元1世紀)、歐坦的聖安德烈大門(公元 3世紀)、奧朗日的凱旋門(公元前1世紀)等,這些建築物在風格上既受羅馬的影響又有地方的特色,所以後人把這種風格稱作為高盧-羅馬式。高盧-羅馬風格也體現在雕塑創作上,當地的雕像,比較重視個性的刻畫,有一種純樸、粗獷的特色。石雕《高盧人頭目像》(公元 1世紀)、《小盲女》(約公元 1世紀)、青銅雕《小船上的豐饒女神像》(公元2世紀)、花崗石雕《墨丘利雕像》(公元1世紀)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公元3世紀中期,日耳曼人開始入侵,高盧首當其衝地遭到連年戰爭的蹂躪。4世紀後才開始恢復。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高盧逐漸向中世紀過渡。

中世紀美術

5~10世紀是中世紀的前期,這個階段的美術有這樣幾個特點:

(1)蠻族入侵,使得原有的高盧-羅馬的建築物和城市遭到了破壞。一般地說文化低下的民族進入高文化地區都要經過一個破壞階段。法國中世紀美術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的,它的文化起點很低。

(2)蠻族的遷徙,也帶來了各民族的民間藝術,它和原有的高盧--羅馬文化進行了融合。

(3)由於基督教被承認,為宗教服務的藝術日益得到迅速的發展。8~9世紀時,查理大帝提倡復興古代文化藝術,於是產生了加洛林文藝復興運動。不過,這個運動的影響並不大,這是由於它缺乏經濟和社會基礎,同時在藝術上也沒有什麼獨創。11~12世紀在封建勢力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情況下開始發展起來羅馬式美術。從此,法國中世紀美術開始進入繁榮階段。在建築上有宗教和世俗兩個方面的建築物,其中宗教建築顯然佔有很大的比重。法國著名的羅馬式教堂有阿爾勒地區的聖特羅菲姆大教堂(12世紀末)、聖吉爾大教堂(約1160~1170),阿基坦地區的昂古萊姆大教堂(1105~1128),佩裡格的聖佛隆大教堂(1120~1179),普瓦捷的聖姆大教堂(12世紀),伯艮第一帶的歐坦大教堂(1090~1132)、克呂尼大教堂(1089~1131),北部卡昂城的三位一體教堂(1062~1140)等。這些教堂在風格上不完全相同。例如南部的阿爾勒地區的教堂比較多地受羅馬建築樣式的影響,而阿基坦地區的建築帶有明顯拜占庭建築的色彩,歐坦大教堂和克呂尼大教堂則又注重裝飾,顯得較為華麗。羅馬式的世俗建築多是一些城堡式的房子。牆壁堅厚,窗戶很小,比較沉悶,缺乏變化。典型的建築物有克呂尼的12世紀居民住宅、聖安東尼市政局(12世紀)、楓丹白露修道院食堂(12世紀末)等。

哥特式美術

在12世紀中葉,最早興起於法國北部,後風靡歐洲,這一風格的出現是與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教會勢力的擴張有著密切的關係。一些城市把哥特式大教堂看作是城市的象徵,不僅供人們作禮拜之用,還常常作為人們集會的場所。法國哥特式建築的發展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12世紀中葉為早期,這個時期的建築物還保留有羅馬式的痕跡。聖德尼教堂被認為是較早的一座哥特式建築物。在早期更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著名的巴黎聖母院(1163~1250),這座教堂後又在14世紀進行過一番改建。從這個教堂可以看到哥特式教堂的一些特點: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的,但兩翼很短,5條長廊,東邊祭壇外邊呈半圓形,西面正門兩側有高塔,十分華麗。哥特式建築廣泛使用尖拱券、彩色玻璃窗、垂直的柱子和簇柱,外邊的屋頂上飾有許多參差不一的小尖塔和輕盈的飛扶壁,整個建築物顯得玲瓏剔透,這要比羅馬式的建築秀灑飄逸得多。中後期的哥特式教堂一味強調高度,有些建築物的輪廓線呈放射式或火焰式,給人一種緊張不安、騰空向上的感覺。蘭斯大教堂(1210~14世紀最後完工)就是屬於放射型的,它的各個部位皆細長向上發展,尖塔林立,如大樹的枝杈升空。著名的魯昂大教堂(13~15世紀)帶有火焰紋式的特色,尖塔如跳動的火焰,呈現出不安定的節奏感。法國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很多,論技術水平都不錯,並各有自己的特色。世俗方面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築物有聖康坦市政廳(1351~1509)、魯昂的司法宮(1499~1509)等。

中世紀的雕塑大多與建築物有著密切的關係。羅馬式之前的雕刻往往帶有蠻族民間藝術的特色,人物的形體不大準確,有種稚拙的意味。羅馬式早期的雕塑還比較粗糙,一些浮雕板上的人物形態呆板,大多表現宗教題材。在歐坦大教堂正門上邊有一塊拱角板浮雕較為精彩,作於1130~1140年間,上面刻畫的是《最後審判》的故事。構圖的中央是耶穌基督,他的身軀要比其他人物大得多,背後有聖光,基督的左邊是一些行善的人正在進入天堂,右邊是一些罪人,天使正忙著為他們衡量罪惡,下邊一排是復活的人群,其中有不少裸體人像。在歐坦大教堂有一塊描寫偷食禁果的夏娃的浮雕,人物神態生動逼真,缺乏常見的禁慾主義的氣息。羅馬式的繪畫和雕刻差不多,同樣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羅馬式時期最著名的溼壁畫之一是畫在聖薩萬教堂牆上的壁畫《聖阿汗戈爾戰龍》。

由於哥特式建築重視裝飾,所以雕刻的作用更加明顯,每個教堂都有不少雕塑。例如,蘭斯一個教堂就約有大小雕像2300個。哥特式的雕像逐漸擺脫了建築物獨立存在,人物的形體自由,常呈S狀,衣紋富有變化,具有動感。題材雖然也大多是宗教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理想,富有生活氣息。工匠們常常按照自己想法來表現宗教人物,甚至在個別的作品中流露出對教會或社會不滿的情緒,巴黎聖母院門上半圓形拱角板浮雕《聖母昇天》(13世紀)十分精采,人物生動,並注意到了構圖的完整性。在西門上還有一組表現勞動者形象的浮雕,他們從事不同的農業勞動,寓意一年四季中季節的變化。在蘭斯聖母大教堂西門上有一組雕塑《聖母馬利亞與伊麗莎白的會見》(13世紀30年代),它充分顯示了哥特式雕刻藝術已經成熟。聖母的形象典雅優美富有人情味,讓人聯想到古典希臘的雕像。13世紀末葉哥特式雕塑更加精美、典雅與莊重,這可能與當時流行的騎士文化有關。當時,斯特拉斯堡和亞眠等教堂的雕像都是這樣,人物有一種優雅的神態,他們並不是厭世者而是頗有生活的情趣。哥特式教堂幾乎沒有溼壁畫,這是由於教堂缺乏大面積牆壁的原故。中世紀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畫十分出色。法國的沙特爾大教堂的玻璃畫最為出色,很有代表性,在這裡不僅有聖經題材,還有生活和勞動場面的描寫,人物生動,構圖嚴謹,色彩豔麗。在魯昂、蘭斯、布林日等地的哥特式大教堂都有精美的玻璃窗畫。當時,溼壁畫大多畫在一些世俗建築物的牆上,如在阿維尼翁教皇宮中就有精采的壁畫(1342年開始)。壁畫上除了宗教題材外,還有一些描繪世俗生活的場面。其中有一幅《帶鷹出獵圖》頗為生動,畫上有生動活潑的人物,也有生機盎然的大自然的景象,這樣的畫在中世紀的確不大常見。中世紀法國細密畫也很出色。14世紀的細密畫插圖很普遍。《大法國編年史》(14世紀下半葉)的插圖色彩明快,構圖嚴正,頗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生在尼德蘭的林堡兄弟大約在1399~1406年在巴黎學習,是15世紀著名的細密畫畫家。他們主要作品有為《貝里公爵祈禱書》(約1413)、《貝里公爵豪華本祈禱書》(約1411~1416)作的精美插圖。在後一本書中,他們以寓意的手法描繪了12個月的景色,在畫面上閃出現實主義的光芒。

文藝復興美術

法國的文藝復興較晚才開始,這是因為百年戰爭的關係。英法之戰,最後以法國勝利而告終。領土的恢復,地方封建割據勢力遭到打擊,從而提高了國王的威信,促進了國家的統一,為以後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軍入侵義大利,接觸到了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史稱為“義大利的發現”,此後,義大利畫家相繼來法。16世紀上半期有一些義大利的樣式主義畫家為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務,形成了第1代的楓丹白露畫派。法國同時也接受北歐尼德蘭美術的影響。巴黎成為南北歐美術的匯合點,在南北歐藝術的影響下,法國畫家又結合本民族的傳統,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法國畫派。

E.夏隆東是法國文藝復興早期的一位南方畫家,15世紀40年代活躍在普羅旺斯地區,有兩幅著名的代表作:《聖母加冕》(1453)、《哀悼基督》(1455)。在他的作品上可以看到來自義大利和尼德蘭兩方面的影響。15世紀大畫家J.富凱像義大利的喬託一樣開闢了人文主義美術的道路,使藝術與現實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富凱善於畫肖像,畫出的人物很有個性特色。他還為一些書籍作過插圖,這些插圖富有生活氣息。與富凱齊名的J.克盧埃比較愛畫細部,畫面上的人物和周圍的環境都畫得十分逼真生動。15世紀最著名的雕塑家是受義大利藝術影響的M.科隆布,他的代表作有《聖喬治戰龍》(1508~1509,盧佛爾博物館)等。

進入16世紀,第1代楓丹白露畫派的藝術家有來自義大利的F.普里馬蒂喬、F.羅索、雕刻家 B.切里尼(1500~1571)等人。楓丹白露畫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藝術為王宮服務,因而帶有華麗與歌功頌德的特色。當然,他們還有更為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為法國培養了藝術人材,促進了法與意藝術的交流。16世紀上半期,肖像畫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克盧埃父子是當時最出名的宮廷肖像畫家,兒子F.克盧埃被人稱為“時代的光榮”。他的肖像畫,技巧更加嫻熟,人物神態自然,栩栩如生。當時,還有一位里昂的高乃依也是一位肖像畫的高手,他很重視人物的心理刻畫,代表作為《皮埃爾·埃梅里克肖像》(1534)等。總之,法國16世紀的肖像畫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人物形象樸素真摯,並不是像義大利畫家那樣美化物件,也不是像尼德蘭畫家那樣熱心於繁瑣細節的描繪。16世紀著名的雕塑家是J.古戎,在巴黎曾與著名建築師P.萊斯科合作從事建築裝飾工作。他的作品典雅抒情,富有人情味兒。1547~1549年間,他為貞潔噴泉作了6塊極優秀的浮雕,人物體態輕盈,衣紋柔美,仙袂飄飄,幾個仙女宛如在夢境之中。他的代表作還有圓雕《狄安娜與鹿》(1558~1559)等。當時,與古戎齊名的另外一個雕塑家是G.皮隆。他出身石匠之家,風格較為樸實,代表作有為亨利二世夫婦作的青銅、大理石陵墓雕刻(1563~1570)。

17世紀美術

法國17世紀美術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17世紀上半葉比較有生氣,不同的藝術流派並存,主要有宮廷內的古典主義,宮廷外的古典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個古典主義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受宮廷的控制,藝術成為歌功頌德的工具;後者不受宮廷控制,以古典藝術形式歌頌人類和大自然,有理性主義的色彩。法國17世紀現實主義藝術反映了市民和下層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對美的追求,它無疑是在卡拉瓦喬主義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並且與當時法國的社會生活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絡。17世紀後一個階段主要是指路易十四親政以後,隨著王權的集中與鞏固,宮廷古典主義藝術越來越佔上風,此時,描繪下層生活的現實主義藝術則受到排擠,日趨衰落。

17世紀上半期宮廷古典主義藝術的主要代表是S.烏埃。他在義大利住了近30年,1627年回到巴黎,成為宮廷首席畫家。他的作品多描繪神話、宗教題材,通過象徵寓意的手法歌頌王朝,風格華麗莊嚴。例如,他所作的《女性的象徵》,在畫面中央坐著希臘神話中的智慧才藝女神彌涅爾瓦,人物背後是希臘柱式。這幅畫的含意是:王朝是賢明的,智慧與才藝受到了宮廷的保護。

宮廷外的古典主義美術以N.普桑為代表。普桑藝術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無君的思想。他崇拜的是人類與大自然而不是君王,希望世界是和平、寧靜與幸福的,不再有壓制、暴力和狡詐。二是理性高於一切。普桑創作的《阿卡迪亞牧人》(1638~1639)就是一幅表現理性主義思想的作品,畫家好像探索著人的生死榮辱的問題,這幅畫喚起人們的理性與良知,要人們在命運的打擊下“站得穩定和不屈”(普桑語)。普桑雖然在藝術上繼承了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藝術的傳統,但他師古而不泥古,仍然是一位頗有獨創性的畫家。他創作了大量風格典雅清新的主題性繪畫、肖像畫、風景畫。克洛德·洛蘭是宮廷外古典主義的風景畫家。在氣質上,他更像一個詩人,他的風景畫有著濃郁的抒情味和傳奇色彩。法國17世紀上半期現實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有J.卡洛、勒南兄弟、G.de拉圖爾、瓦朗坦·德布洛涅等人。著名的版畫家卡洛以敏銳的觀察力表現了法國下層人民的生活情景。人們稱他為“時代的採訪員”。勒南三兄弟是A.勒南、L.勒南、M.勒南,他們帶著極大的同情心關心和描繪農村的題材,創作的作品都毫不加粉飾地再現了農村生活情況。放棄了神話和宗教題材,單從題材而論這在當時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大革新。當時,一些官方評論家認為他們的畫粗俗不堪,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

卡拉瓦喬主義也影響了一些地方畫派的畫家。拉圖爾是洛林地區的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現實主義畫家。他雖然大多是畫宗教題材,但是畫面上的人物卻是法國的農民,人物的衣著打扮,周圍的生活環境用具皆帶有泥土的芳香。他的作品,宗教氣氛都很淡薄。瓦朗坦·德布洛涅的作品與卡拉瓦喬作品相比較幾乎可以亂真,可見卡拉瓦喬主義對法國藝術的影響還是很強大的。如果把法國17世紀的藝術看成是隻有一個古典主義畫派,這是不公正的,在17世紀上半葉至少存在著以上 3個主要的畫派。

17世紀下半葉是宮廷古典主義的全盛時代。為了把藝術更牢固地掌握在官方的手中,1648年成立了繪畫與雕塑學院,這個學院於1655年又冠以皇家二字。在路易十四執政時代,為了顯示王權的莊嚴、偉大,不惜重資建造了著名的凡爾賽宮。不少建築家、雕塑家、畫家曾為這座王宮出力。C.勒布倫是17世紀下半葉宮廷首席畫家,也是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院長,曾為凡爾賽宮作過大量的壁畫和天頂畫。他在創作中常常借用希臘羅馬的歷史和神話題材為路易十四歌功頌德。他的藝術是把古典主義與巴洛克兩種風格糅合在一起,因此具有折衷主義的特色。另一位宮廷畫家P.米尼亞爾是勒布倫的主要對手。他的作品具有柔媚抒情的特色,善畫天頂畫和肖像畫。H.裡戈善畫宮廷肖像。他的畫法形成一種固定的格式,例如他畫的《路易十四像》(1701),畫面上總是以古典建築作背景,國王身著華麗的衣服,掛滿了勳章綬帶,顯得裝腔作勢、矯揉造作。這樣的肖像畫徒有華麗的外表,而缺乏人物內心的刻畫和表現。N.de拉吉里埃也是一位宮廷畫肖像畫的能手,他創作的色彩絢麗的貴族男女肖像頗受上層人物的歡迎。17世紀下半葉最著名的雕塑家是P.皮熱。早年在義大利學習,40年代從意歸國,曾為凡爾賽宮花園創作了一系列圓雕作品。他的名作大理石雕《克羅託納的米洛》(約1671~1682),生動地表現了巨人與獅子搏鬥的情景。這件作品帶有悲劇氣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矛盾與衝突。F.吉拉爾東和皮熱不同,皮熱帶有巴洛克式的激情,而吉拉爾東,則是一位更為正統的古典主義藝術家。他創作的青銅雕《路易十四騎馬像》(1683~1692)莊重、寧靜、氣勢不凡,馬上的人物頗似古羅馬的帝王。這座雕塑曾安置在旺多姆廣場上,成為路易十四王朝的象徵。

18世紀美術

1715年路易十四死後,法國的藝術開始出現了轉折:宮廷古典主義的“偉大風格”結束了,逐漸向享樂主義的羅可可藝術風格過渡。在路易十五統治的時代,封建制度日益動搖,貴族們已經感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於是他們需要及時行樂。羅可可藝術流行於18世紀,但是它並不能代表整個18世紀的藝術,當時與貴族享樂主義藝術相對立的是興起於18世紀中葉、代表第三等級的市民藝術。市民藝術是在啟蒙主義思想影響下形成的,它反映了資產階級的理想和美學觀,正因為如此,人們把18世紀看作是有生氣的光明時代。

A.瓦託是18世紀最有影響的畫家。他出身貧寒,早期的作品多反映下層平民、流浪藝人的生活。後來由於結識了大銀行家P.克羅扎,進入克羅扎的豪華府第,看到了貴族遊樂的場面,他的畫風與題材為之一變。此後,他的畫筆轉而描繪醉生夢死的貴族男女,畫面充滿了無限纏綿之情,例如他的名作《發舟西苔島》(1717)就是這樣的作品。他以優美的筆觸和瑰麗的色彩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即將崩潰的貴族享樂的世界。他的畫又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給人的感覺是:既有歡樂又有無限的愁悵與迷茫。瓦託的畫是沒落貴族世界的真實寫照,這也是瓦託藝術的價值所在。18世紀最典型的羅可可畫家是F.布歇。他是路易十五最寵愛的畫家,同時做過繪畫與雕塑學院的負責人。他的畫色彩豔麗,人物嬌媚,有著明顯的享樂主義特色,畫面上的維納斯、狄安娜滿身珠光寶氣,讓人自然會聯想到那個時代的貴婦人和路易十五的情婦。儘管常常受到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D.狄德羅的猛烈攻擊,他卻仍然堅持自己的畫風。

和布歇相對立的是表現市民生活的畫家J.-B.-S.夏爾丹。夏爾丹出身貧民之家,他的畫反映了第三等級的理想和美學趣味。畫面上的主角不再是貴族和貴婦人而是平民百姓,這些人有著勤儉、樸素的優點。他們生活的世界與布歇描繪的世界完全是對立的,一邊是勞動,一邊是享樂。正因為如此,狄德羅為夏爾丹的藝術大唱讚歌。18世紀中葉法國資產階級日益強大,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畫家為本階級服務,於是夏爾丹和他的藝術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夏爾丹和其他第三等級的藝術家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為行將到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啟迪了人們的頭腦。當時,反映第三等級理想的藝術家還有J.-B.格勒茲、J.-H.弗拉戈納爾以及著名的風景畫家C.F.韋爾奈、H.羅貝爾等。法國18世紀的雕塑和繪畫一樣也受到羅可可風格的影響,富有裝飾味兒的浮雕安裝在王宮或貴族府第的建築物上,一些圓雕安置在公園裡或噴水池邊,這些作品大都具柔媚華麗的特色。18世紀上半葉,庫斯圖家族中的G.庫斯圖是這個家族中最傑出的代表,曾兩度出任過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院長職務。他的肖像雕塑很出色,著名的代表作是為馬爾利宮所作的兩組馴馬人的大理石雕塑(1740~1745)。從風格上看,這兩件作品基本上還是古典主義型的,不過,已多少帶有早期羅可可的特色。J.-B.勒穆瓦納是典型的羅可可式雕塑家,他創作肖像有一種迷人的情調。勒穆瓦納同時是一位傑出的藝術教育家,培養出不少著名雕塑家如J.-B.皮加勒、É.-M.法爾科內、J.-A.烏東等人。皮加勒是蓬巴杜夫人寵愛的雕塑家,曾為這位夫人創作的大理石雕《繫鞋帶的墨丘利》(1744)則是他的一件著名的傳世之作。法爾科內是一位18世紀中葉受啟蒙主義思想影響的著名雕塑家。他在50年代創作了一系列帶有羅可可傾向的作品,如《小愛神的警告》、大理石雕《浴女》 (1757)等。這些作品典雅優美,人物富有青春活力,用他的話來說:“流動著活的血液”。1766年,他應邀赴俄,在俄國完成了名作青銅雕《彼得大帝騎馬像》(又名《青銅騎士》)(1778),這是一件氣勢巨集偉,歌頌彼得大帝改革的作品。18世紀下半葉最著名的雕塑家是烏東。他曾為當代一些進步的思想家、作家、哲學家、政治家作過肖像,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這些人物的性格、氣質和內心活動。代表作有《狄德羅肖像》(1771,赤陶土;1775,大理石)、《伏爾泰坐像》(1778,大理石)、《盧梭胸像》(1778,石膏)、《妻子胸像》(1787,石膏)等。這些作品不僅生動地表現了物件本人,也在這些人身上反映了整個時代的風貌,例如人們可以在《伏爾泰坐像》這件作品上看到啟蒙主義時代的縮影。

19世紀美術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揭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在大革命的前夕,著名的畫家J.-L.大衛從義大利返國,以他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隨之興起。在革命風暴到來之前,他創作了《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儘管形式是古典的,題材是歷史的,但是人們從中看到這幅畫新的含意,它在鼓舞人們去為共和、自由而鬥爭。在革命高潮的年代裡作為雅各賓黨人的大衛更加意氣風發,這時,他用不著再在歷史裡找英雄形象,而是看到了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英雄人物,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畫了《馬拉之死》(1793)、《賣菜女工》(1795)等。1794年7月的熱月事變後,大衛日益離開了革命,在拿破崙執政時期,成為宮廷首席畫家。在後期曾創作了一系列歌頌拿破崙的作品,如《加冕》(1805~1808)等。此外,還為一些上層人物畫了不少肖像。儘管大衛有這樣或那樣的侷限,但是他在法國美術史上仍然佔有顯要地位,起過積極作用。P.-P.普呂東是與大衛同時代的新古典主義畫家。作為一位藝術家他並不比大衛遜色,但是在政治上卻沒有大衛在前期那麼激進。他善於運用逆光和側光作畫,色彩極柔和瑰麗。主要代表作有《約瑟芬皇后像》(1805)、《西風神吹走普塞克》(1808)等。大衛的弟子很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有A.-L.吉羅代·特里奧鬆、F.熱拉爾及A.-J.格羅等。大衛的弟子 J.-A.-D.安格爾是19世紀新古典主義學院派最主要的代表者之一。他1797年進入大衛畫室,後又去義大利任那裡的法蘭西美術學院院長,1841年再次返國,名望頗高,被看作是學院派領袖。他始終與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的美術相抗衡。安格爾不同於大衛,沒有革命的激情,他曾把自己所處的時代比作不可靠的鄰居,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並不反感。例如他創作的《路易十三的誓願》(1824)就帶有明顯的保皇味道,因此,這幅畫受到了官方的特別獎勵。他追求一種純潔而淡雅之美,最高的典範是古典美術和拉斐爾的作品,他的《泉》(1856)就是這樣的作品。安格爾的肖像畫很出色,從中可以看到他那圓潤流暢的線條和紮實的素描功夫。

法國浪漫主義美術產生於波旁王朝復辟的年代。在這個時期裡一些進步知識分子心靈上十分苦悶,他們不安於現狀,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與理想寄託於未來或遙遠的異國。一些浪漫主義美術家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在美術上不滿學院派的保守與專橫,希求解放自己的個性與感情。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不同之處在於:浪漫主義藝術家強調感情和幻想,不重理性,個性重於共性,色彩重於素描。總之,他們認為藝術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更不能來束縛青年人的思想。

法國浪漫主義美術的第 1位代表T.熱里科早年曾從畫馬名家C.韋爾內和古典主義畫家P.蓋蘭學畫。由於他畫得人體結實有力富有雕塑感,故有法國米開朗琪羅之稱。1820年去英國在色彩上又接受了J.康斯特布林等人的影響。他非常善於畫馬,1812年創作的《輕騎兵軍官》曾獲得金質獎章。在這樣的畫上可以看到浪漫主義畫家對光和對運動的追求。畫面上充滿了激情。他傑出的名作是《梅杜薩之筏》(1818~1819),通過描繪一個海難事件,表現了對波旁王朝的不滿情緒。熱里科不幸早夭。此後高舉浪漫主義藝術大旗的是E.德拉克洛瓦,他早年也曾從蓋蘭學畫,但是他最崇拜的人物有提香、P.韋羅內塞、P.P.魯本斯、A.瓦託、F.de戈雅等人,尤其是把巴洛克畫家魯本斯看作是最高的典範。他把幻想看作是畫家的第一品質,主張把繪畫從過分物質的原則中解放出來。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的確是第一流的,左拉曾稱讚說:“他的調色盤是沸騰的”。1830年前,德拉克洛瓦努力把自己的藝術與現實鬥爭結合起來,從而創作了《但丁小舟》(1822)、反映希臘人民獨立鬥爭的《希俄斯的屠殺》(1824)和《邁索隆基翁廢墟上的希臘》(1827)等。他熱情謳歌1830年革命,因此,創作了著名的《自由領導著人民》(1830)。這幅畫標誌了積極浪漫主義美術發展的頂峰。很顯然他所幻想的七月王朝並沒有給人民帶來自由和幸福,1830年後,他開始把目光轉向了東方阿拉伯人的世界。1832年出國訪問了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畫了《阿爾及爾婦女》(1834)、《摩洛哥猶太人的婚禮》(1839)、《十字軍進入君士坦丁堡》(1840)等。儘管這些色彩璀璨,但是幻想多於現實,如畫家所說帶有一點空寂的感覺。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肖像畫、壁畫和天頂畫。19世紀上半葉處於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的P.德拉羅什是歷史題材畫家。儘管他的聲望不小,可是他的作品給人的只是一些懷舊的感情,缺乏時代的氣息。

19世紀30年代興起了寫實主義美術運動。1830年革命後,法國國內主要矛盾已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直接對抗,從此,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個階段裡,人們對資產階級越來越感失望,流露出不滿情緒,藝術家也把目光轉向現實,強調不加粉飾地表現下層人民的生活,寫實主義的美術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的。

19世紀30~40年代有一批不滿學院派藝術的青年畫家先後來到了楓丹白露的巴比鬆進行寫生,於是形成了巴比鬆畫派。這個畫派以風景畫為主,大自然是他們的老師,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表達他們對祖國、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儘管荷蘭和英國的風景畫對他們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巴比鬆畫派的畫家們在借鑑上沒有忘記本民族的傳統,正是由於以我為主,才能最後在較短的時間裡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法國風景畫派。這一歷史經驗至今仍給我們以啟迪。巴比鬆畫派的主要代表畫家有T.盧梭、C.-F.多比尼、N.-V.迪亞茲·德拉佩納、J.杜普雷、C.特羅容等人。

C.柯羅是一位傑出的抒情風景畫家。他善於捕捉光與色的變化,這對後來的印象主義畫家頗有影響。他前期的作品,畫面清晰,有著古典主義的莊嚴。中後期的作品,畫面有一種朦朧美,色調極其豐富,帶有浪漫主義的氣息。他的風景畫,物我交融,意境深遠。此外,還創作了一系列優美的肖像畫。

19世紀寫實主義美術三大代表是 J.-F.米萊、G.庫爾貝與H.杜米埃。米萊一生以描繪農民題材為己任。米萊的藝術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主要是40~60年代法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情感。他筆下的農民形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讓人感到這些樸素、正直、善良的農民,大多安於現狀,缺乏反抗精神,有著宿命的思想。

19世紀高舉寫實主義藝術大旗的庫爾貝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動家。正是他向學院派提出了真正有力的挑戰,主張創作富有時代氣息的真實的活的藝術。

杜米埃像文學上的巴爾扎克一樣更加廣泛地描繪了法國社會,在作品中帶有鮮明的批判色彩。在1830年9月法令公佈前,他曾創作了一系列把矛頭直接指向七月王朝的政治性版畫,如《卡岡都亞》、《立法肚子》、《中國佛像》等。杜米埃一生創作了許多石版畫、油畫,在這些作品中可以感到跳動著的時代的脈搏和人民的聲音。

70年代後,寫實主義轉衰,後期的寫實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萊爾米特、J.巴斯蒂安-勒帕熱等人。

70年代後還出現了象徵主義,它和文學上的象徵主義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追求理想的世界,作品有著虛幻和超脫的味道。P.皮維斯·德夏瓦納的作品籠罩著一種出世的寧靜氣氛。代表作有《獵歸》(1859)、《貧苦的漁夫》(1881)等。G.莫羅的作品則常帶有神祕的色彩。

19世紀70年代印象主義崛起,是法國美術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早在1863年起在巴黎就日益形成一股新的反學院派的勢力,一些青年藝術家由於受到官方沙龍的排擠,不得不參加落選沙龍的展出。當時,É.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63)在落選沙龍展覽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1874年3月份舉辦了第1屆印象主義展覽。這個畫派的名稱是從C.莫奈的一幅名叫《日出·印象》的畫得來的。印象主義先後共舉辦了 8次展覽,1886年後它首先在美國取得了同情和承認。印象主義畫家主張走出畫室,面對大自然寫生,最關心的是光和色的變化,光線成了繪畫的主宰,依據其調子而不是依據題材本身來處理一個題材。由此可見,印象主義的畫家不大重視題材的廣泛性和作品的思想深度,無可諱言這一點正是它的不足之處。馬奈雖從未參加過印象主義展覽,但是他是印象主義的精神領袖。應該說,他是一位既不想完全推翻舊的傳統而又在努力開創一種新藝術的畫家。他從不拒絕參加官方沙龍的展出,並且有些作品在沙龍中獲獎,1874年後,他也創作出一批表現外光,色調極其微妙的作品,這些作品具有典型的印象主義風格。莫奈有“水上拉斐爾”之稱,善於畫水,畫面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他以微妙的筆觸畫出了大自然的瞬息萬變景象。人們在他創作的組畫《聖拉扎爾火車站》(1877)和《草垛》(1891)等組畫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時間裡同一事物所呈現出的不同景象。A.西斯萊和C.畢沙羅也都是印象主義中傑出的風景畫家。西斯萊的畫寧靜、清新、抒情。畢沙羅善於描繪農村景色,畫面色調豐富,富有變化。印象主義中兩個善於畫人物的畫家是 P.-A.雷諾阿和E.德加。雷諾阿像畫成熟的果實一樣畫婦女和兒童,人物充滿了青春的力量。而德加卻多少帶有一點厭世情緒。他最喜歡畫的 3個題材是:賽馬、舞女和女浴者。德加的畫色彩絢麗,構圖大膽富有變化,畫面上的舞女千姿百態,他極善於捕捉人物瞬間的動態,好像這些動作一個接著一個。

80年代又產生了一個新印象主義,他們自稱為科學的印象主義。這一派不滿意印象主義的偶然性,而是主張要創造出有秩序合理的美。新印象主義的作品,富有平面感和裝飾感,更為重要的是用點來作畫,取消線條,所以也叫點彩派。代表人物有《大碗島的一個星期日下午》的作者G.修拉和P.西涅克等。

80年代以後,產生了後印象主義。它是印象主義的反對派,強調的是主觀世界的揭示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客觀瞬間的描繪上,寫意重於寫形,不大重視外光,形體開始出現了誇張與變形。它的三大代表人物是V.凡高、和P.高更和P.塞尚。

凡高是荷蘭人,1886年才來到巴黎,後於1888年2月到法國南部的阿爾。他是一位充滿激情、心地善良而又不為世所容的畫家。他的筆觸粗獷、奔放,每一筆下去都可以感到畫家的心靈在顫抖。他的藝術無疑對後來20世紀的表現主義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更強調藝術的綜合與裝飾特點。1886年在他的影響下在布列塔尼創立了阿望橋畫派。90年代,他遷居到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與當地土人生活在一起,用他的話來說這是為了逃避西方的病魔世界,在這個島上創作了大量有原始情趣的作品。他最有名的一幅畫《我們來自何方?我們是什麼?我們走向何方?》(1897)反映了他迷惘苦悶的情緒。塞尚早年參加印象主義活動,80年代後回到故鄉艾克斯潛心研究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最感興趣的不是外光,而是力求排除光的干擾,追求物象體積的描繪,聲稱不想再現世界,而是重新表現世界。他的理論與實踐對後來立體主義頗有影響,因此,人們推崇他為“現代繪畫之父”。

19世紀法國雕塑界人才輩出,屬於浪漫主義派的雕塑家有A.L.巴里、J.-B.卡爾波、F.呂德等人。巴里善雕動物,形態逼真,頗有生氣。呂德的藝術受古典主義的影響又帶有浪漫主義的激情。他在1830年革命的影響下創作了巴黎大凱旋門上的高浮雕《馬賽曲》。石匠出身的卡爾波曾向呂德學習,後又在義大利深造,作品富有激情。他創作的高浮雕《花神》、《舞蹈》表達了藝術家對人類美好生活的嚮往。19世紀下半期最主要的雕塑家是A.羅丹。他早年曾受過巴里、卡爾波等人的指點,古典和中世紀的雕刻藝術對他也頗有影響。不過,他始終是一位走自己藝術道路的藝術家。羅丹的作品反映了70年代後知識分子苦悶的情緒。他的作品都帶有悲壯的色彩,並富有哲理性地表達了人生悲歡離合的情感。此外,羅丹還創作了一系列名人雕塑肖像。羅丹不能算印象主義,公正地說,他的藝術與寫實主義藝術更為接近。19~20世紀之交,有 3位著名的雕塑家:A.布代爾、A.馬約爾、C.德斯皮奧。布代爾曾是羅丹的助手,他的藝術有雄渾、奔放的特色。馬約爾是雕塑家也是出色的插圖畫家。他的作品更具有古典主義的美,有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形體十分簡練概括。德斯皮奧在1907~1914年間作過羅丹的助手,善於作肖像。

20世紀美術

塞尚之後,1905年在巴黎出現了以H.馬蒂斯為首的野獸主義。這個畫派強調色彩的濃烈與形體的誇張,以此表達個人的激情。馬蒂斯的畫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富有裝飾趣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他曾把自己的藝術比作是供人休息的安樂椅。後來,他還創作了大量的插圖作品和剪紙藝術品。野獸派畫家中的風格並不完全一致,各有特色。這一派的代表畫家還有G.魯奧、M.de弗拉曼克、A.德蘭、R.迪菲以及A.馬爾凱等人。

立體主義的產生與西班牙籍的P.畢加索有著密切的關係。1907年,畢加索創作的《亞威農少女》被看作是立體主義的發端。立體主義藝術的產生一般認為是與塞尚藝術、非洲黑人藝術和X光透視的啟迪有密切關係。從分析立體主義起,畫家們大膽把描繪的事物加以分解,分解成一些幾何形體,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拼接而成。此後還發展了綜合立體與曲線立體等形式,使物象越來越變得模糊不清了。這一派代表人物除畢加索外,還有G.布拉克、A.格萊茲、F.萊熱等人。畢加索是現代最著名的大畫家之一,他最大的優點是不保守,總在求變,求法,把挑戰看成是藝術家的本質。他經歷了不同時期,創作了各種藝術風格的作品。萊熱是一位很有個性特點的畫家。他在追求著一種機械的美和裝飾趣味,畫面平實,幾乎看不到筆觸的痕跡。1918年由A.奧澤方和C.J.勒科爾比西埃二人聯合發表了後立體主義宣言,創立了純粹主義,這一派最大限度地簡化形態,擺脫具象。20世紀初還有一個和立體主義有一定聯絡的俄耳甫斯主義,其特色追求音樂和抒情效果,畫面更加抽象。代表畫家有R.德洛內和捷克籍的F.庫普卡。在1910年前後,以僑居在巴黎的外國畫家為主形成了巴黎派,這是一個抒情主義畫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義大利人A.莫迪利亞尼、俄國人M.夏加爾、法國的帶有憂鬱情調的風景畫家M.於特里約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瑞士蘇黎世產生了達達主義。它對法國文學藝術也頗有影響。1920年,一些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在巴黎舉行了慶祝大會。法國著名的達達主義有畫家M.杜桑 和畫家雕塑家J.阿爾普等。

20年代中葉,在達達主義的基礎上發展了超現實主義。1924年,生於羅馬尼亞的作家、詩人A.佈雷東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言。1925年在巴黎舉辦了第 1屆超現實主義展覽會。此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在歐洲不斷地擴大影響。法國的超現實主義畫家有:J.阿爾普、A.馬鬆、Y.唐居伊等人,當時,還有不少外籍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在法國活動,其中如西班牙的S.達利和J.米羅、瑞士畫家P.克利、德國人M.恩斯特,以及從1913年起多次訪問巴黎的比利時畫家R.馬格里特等人。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形式主義藝術氾濫之時,在法國也還有不少藝術家堅持現實主義的原則,描繪下層人民的生活,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有T.-A斯坦朗、P.西涅克等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多數的藝術家投入到反法西斯的鬥爭洪流中去,不少人成為抵抗戰士。在戰後最初的年代,新現實主義藝術佔了上風。當時有一個“藝術家一代的見證人”的組織,從1952年起不斷地推出新作品,這些作品除在沙龍展出外,還拿到工廠、農村、礦山等地展覽。

20世紀50年代中葉後,形式主義日益氾濫,主要有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屬於抽象主義的塔希主義流行於50年代,代表人物有N.de斯塔埃爾、J.迪比費等人。法國超現實主義的主要代表是J.福特里埃。50年代後,法國畫派紛呈,都自稱代表先鋒派。其中較有影響的畫家和畫派有:波普藝術的M.雷塞、奧普藝術的V.瓦薩雷利、概念和人體藝術的Y.克萊因。現今活躍在法國畫壇上的畫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外還有:曾經在中國舉辦過展覽的J.埃利翁、H.居埃科、B.莫尼諾,以及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和彭萬墀等人。

法國20世紀的雕塑同樣是有具象和抽象的兩大派。比較注重寫實的代表人物有J.貝爾納、M.吉蒙、R.弗勒裡克。這 3位雕塑家繼承了羅丹、馬約爾的傳統,人物形象準確、生動,作品富有藝術魅力。俄國出生的A.阿爾奇彭克1908年遷居巴黎,他被看作是抽象主義雕塑的創始人之一。受立體派影響的雕塑家有 P.-M.-R.杜桑-維隆、H.洛朗斯、J.利普希茨等人。G.裡希埃是表現主義雕塑家,他的作品如夜間惡夢,表現了人類的悲劇。另一位表現主義雕塑家O.扎德金在鹿特丹創作了青銅紀念碑《毀滅的城》(1953),這件作品揭露了法西斯匪徒犯下的罪行。俄國出生的A.貝夫斯納和他的弟弟N.貝夫斯納是構成主義的代表,他們追求的是幾何形體的雕塑風格。在法國20世紀雕塑家中,還有風格獨特、出生於瑞士的A.賈科邁第,達達主義的H.阿爾普以及中年一代的E.馬丹、塞扎爾、阿爾芒等人。

中法美術交流

中法兩國在美術上的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交流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在18世紀中法文化的直接交流更加頻繁,當時在法國的宮廷曾出現過中國熱,中國的服裝絲綢、傢俱、工藝品等曾引起一些上層人物的好奇與愛好。有些美術史家還認為羅可可藝術風格的形成與中國藝術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著名羅可可畫家布歇曾為清朝的王宮設計過葛布蘭掛毯,這是有實物作證的。在18世紀最早來華的法國籍傳教士藝術家有王致誠、賀清泰等人。王致誠本名為 J.-D.阿蒂裡,1738年(乾隆三年)來華,次年改名為王致誠,曾為清宮畫了一些肖像畫和一冊《十駿圖》。賀清泰本名L.de普瓦羅,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來華,善畫風景、人物。這些傳教士把西洋畫法(透視和明暗法)傳入中國,為東西方的美術交流作出了貢獻。在此之後由於滿清長期閉關自守,中法美術的交流減少了。直到19世紀中葉後,這種交流才又活躍起來。法國大雕塑家卡爾波曾作過一件《中國青年男子胸像》。杜米埃還以中國為題材作了一些版畫作品。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中國的藝術對西方諸流派藝術頗有影響。20年代以後,中國赴法國學習美術的人絡繹不絕,如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劉開渠、吳作人、吳冠中等都曾在法國得到深造。80年代以來中法兩國藝術交流更加頻繁,相互舉辦藝術展覽會。來華的法國19世紀風景畫展覽、法國250年畫展、法國現代藝術展覽曾給中國人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