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音樂
[拼音]:Meiguo Chanye Geming
[英文]: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確立以機器生產為基礎的工廠制度的歷史過程。亦稱美國工業革命。
歷史背景
美國在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中的勝利,鞏固了美國的政治獨立,最後解除了英國企圖重新統治美國的威脅。但是,這時的美國經濟落後,仍然是英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這次戰爭的勝利,使美國進行產業革命的條件趨於成熟,表現在:
(1)具備了獨立自主地發展近代工業的政治前提。
(2)農業繁榮,市場廣闊。
(3)可以從外來移民以及其他途徑獲得英國的先進技術。
(4)這時期商業、海運業資本向工業的大轉移,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和開採,以及吸收外國投資,基本上解決了產業革命所必需的資金問題。
(5)經濟資源極其豐富。
(6)自1816年開始,逐步地實行了保護工業發展的關稅政策。
1790~1815年期間,美國已經建立了一些工廠,而且有一些重要的技術發明,如E.惠特尼(1765~1825)發明軋棉機,R.富爾頓(1765~1815)發明商用輪船(見彩圖),F.C.洛厄爾(1775~1817)設計和建成一個把紡紗機和織布機連線安裝成為一個工藝流程的棉紡織廠,等等。這也為產業革命做了一定的準備。
特點
美國工業中最先建立起以機器生產為基礎的工廠制度的,是農產品加工部門,主要是麵粉、肉食罐頭等行業。但由於農產品加工廠工藝技術簡單,所需資本不多,因而對社會經濟結構影響不大。工業中真正的革命性變革,還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美國產業革命的內容、歷程、廣度和達到的水平,大體上與英國產業革命一致或接近。其不同之處主要有:
(1)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三大部門發展比較平衡協調,基本上能夠相互適應,形成良性迴圈。這為以後美國工農業的迅速增長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2)有效地利用了來自國外的勞動力、技術和資金。1820~1860年間,移入美國的人口約500萬,其中有工人87.2萬,手工業者 40.7萬,礦工3.4萬,紡織工人1.15萬人。被譽為“美國製造業之父”的S.斯萊特(1768~1835),給美國帶來英國先進的毛紡織技術的索菲爾德兄弟,都是英國移民。發明在農業上有重大意義的收割機的C.H.麥考密克(1809~1884),是愛爾蘭移民。許多移民為美國的技術發明和革新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一和第二合眾國銀行的大部分資本來自國外。1838年,外國人持有的美國公私證券總額達2億美元,1860年以前,鐵路建設的資金,有一大部分是外國的。
(3)交通運輸業的變革,速度比英國快,達到的水平比英國高,其中鐵路最為突出,機車質量好,鐵路通車裡程長。1860年,美國有鐵路 3萬英里以上,遠遠超過歐洲。1858年,美國還開始敷設世界上第一條橫穿大西洋的海底電纜,並於1866年通電報(見彩圖)。交通運輸郵電事業的發達,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4)各地區的發展,極不平衡。北部先進,南部落後,相差懸殊。當東北部近代工業已相當繁榮時,西部家庭手工業還非常普遍。至於南部,工業寥寥無幾,鐵路只佔全國26.6%,而奴隸制大農場卻廣泛盛行。
後果和影響
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美國工業總產值在1810~1860年間增加了近9倍,在世界工業中的地位上升到第2位,比重為17%,超過法國,僅次於英國。棉紡織業和煤炭工業也居世界第 2位。在全國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在1850年即已超過農業,但淨產值還低於農業;至1860年,美國人口中農業人口仍佔多數,城市人口只佔16.1%。美國仍然是農業國。
美國產業革命直接的社會經濟影響主要是:
(1)人口大量湧入城市。1790年,美國人口超過8000的城市只有6個,1860年,激增到141個。1810年,新英格蘭超過1萬人口的城市只有3個,共5.6萬人;1860年,已猛增到26個,68.2萬人。
(2)產業革命一方面擴大了美國南部和北部的經濟差異,加深了南北經濟矛盾,在這個基礎上終於導致了南北戰爭的爆發,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強了東部和西部的經濟聯絡,使美國成為統一國家,在內戰中成功地避免了分裂。
(3)造成了美國工人階級生活的貧困。工人勞動時間長,每天達12~15小時。女工童工多,童工約佔全國工人總數的一半。大城市中出現了貧民窟。1851年,一個五口之家每週最低生活費用為10.37美元,而工資較高的建築工人每週平均只有10美元。在產業革命時期,美國已經組織了地方性的、部門性的和全國性的工會,開展了罷工鬥爭。
參考書目
樊亢、宋則行主編:《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第1冊,第5章,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