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舞蹈記載
[拼音]:kan’erjing
[英文]:karez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回、漢等民族人民利用地下水灌溉農田的一種水利設施。坎兒井與漢文史書上所說的“井渠”相似。“井渠”最先是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前後在今陝西大荔一帶開鑿的,稱龍首渠。史學家一般認為,坎兒井是漢代內地的穿井技術傳到新疆後,由新疆各族勞動人民根據自然條件發展改進而成的。它主要分佈在吐魯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在阜康、奇台、 皮山、庫車、喀什等地及陝西、 甘肅部分地區,也有少量坎兒井或遺蹟。其水源系山上的積雪融化後滲入礫石層匯成的伏流。人們利用坎兒井及渠道,將伏流引向地面灌溉農田。 它的構成分暗渠、明渠和豎井3部分。暗渠系地下的集水道和輸水道,有石底和土底兩種,也有用毛氈鋪底的,長者達十幾公里。明渠系接暗渠露出地面、引水灌田的渠道。其下游有時還挖有小型儲水池,稱澇壩。豎井系地面通向暗渠、掏挖暗渠的出土口和通風口。暗渠上游的豎井較深,可達百米以上,下游的豎井一般只有幾米或十幾米。每隔10~30米挖一豎井,一條坎兒井常有幾十口豎井,多者達300餘口。為減少地下水的蒸發和防止風沙侵入堵塞渠道,井口常用柳枝、雜草覆蓋;到冬季則嚴加封閉,避免冷氣襲入造成冰凍和崩塌。坎兒井不用動力裝置便可把水引至地面,結構簡單,技術要求不高;水通過坎兒井渠道流動,蒸發也少。缺點是工程艱鉅,勞動量大,只能截引第一含水層的最上部,更深的含水層不能利用。沖積扇形地帶挖掘坎兒井最為適宜。 吐魯番、托克遜、鄯善、哈密4縣共有坎兒井1600條左右,總長達3000公里,可灌溉當地耕地面積的70%以上。
中亞地區和伊朗也有坎兒井,但在建造方式、技術措施和經營傳統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