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道德

[拼音]:shuishou zhengce

[英文]:tax policy

指導稅收制度建立和改革的依據,處理稅收活動中各種關係的基本原則。它受國家總政策總任務的制約,服從國家的總政策,為國家的總任務服務。由於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所制定的稅收政策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個國家,由於不同時期的客觀經濟情況和施政方針的差異,各個時期的稅收政策也不完全一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國家的首要任務是解放全中國,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據此,國家的稅收政策以保障革命戰爭的供給,照顧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及國家建設的需要為原則,簡化稅制,實行合理負擔。1953年,根據“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總路線,這一時期的稅收任務和稅收政策,即一方面是要更多地積累資金,有利於國家重點建設;另一方面是要調節各階級收入,有利於鞏固工農聯盟,並使稅制成為保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半社會主義經濟,有步驟、有條件、有區別地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工具。對公私企業採取“區別對待,繁簡不同”。在稅收負擔上使工輕於商,生產資料輕於消費資料,日用品輕於奢侈品,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營工商業輕於無益或少益於國計民生的私營工商業。1958年,為適應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後的經濟形勢,國家又提出“基本上在原有稅負基礎上簡化稅制”的政策方針。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後,國務院批轉了財政部關於稅制改革的總體設想,其中提出稅制改革的政策思想是:合理調節各方面的經濟利益;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充分發揮稅收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

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發展商品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提出了“根據公平稅負、促進競爭和體現產業政策的原則,合理設定稅種、確定稅率”的稅收政策。

參考文章

生活用房相關稅收政策問題財務稅務按國家相關稅收政策規定,新辦商業企業可申請企業所得稅減免,但若我單位採取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時,這時可否申請所得稅減免?財務稅務關於部分積體電路生產企業進口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耗品稅收政策中免稅材料是否必須在投資總額內?財務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