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教育

[拼音]:senlin fugailü

[英文]:percentage of forest cover

亦稱森林覆被率。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的指標,說明一個國家林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以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百分數表示,或以林地面積與國土面積的比例表示。在中國,森林面積包括鬱閉度(森林中樹冠對林地的覆蓋程度) 0.3以上的喬木林地,鬱閉度 0.4以上的灌木林地,以及農田林網和路旁、河旁、宅旁、村旁植樹所佔地面積。由於森林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作用,保持合理的森林覆蓋率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認為,一個國家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而且分佈合理,就可以保持氣候、水分迴圈正常,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但也有人認為此一論斷根據不足。80年代初,世界平均森林覆蓋率為22%。在芬蘭森林覆蓋率為74%,國土基本沒有水土流失,生態環境穩定;日本為68%,雖然山地佔國土面積70%,也基本沒有水土流失;蘇聯為36%,由於森林分佈不均勻,生態環境不良。中國森林覆蓋率為12%,而且分佈不均勻,中國政府要求,到20世紀末中國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20%。中國林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合理森林覆蓋率佔國土面積 1/3左右為宜。大力造林育林、擴大森林面積,是提高森林覆蓋率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章

什麼是森林覆蓋率?環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