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語

[拼音]:Yin Zhu

宋代散文家。字師魯。河南(今河南洛陽市)人。天聖二年(1024)登進士第,授絳州正平縣主簿,歷任河南府戶曹參軍等職。後充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時值范仲淹因指責丞相而貶饒州,尹洙上疏自言與仲淹義兼師友,當同獲罪,於是被貶為崇信軍節度掌書記,監郢州酒稅。陝西用兵,尹洙被起用為經略判官,累遷至右司諫,知渭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公事。為其部吏誣訟,貶監均州酒稅。

尹洙一生喜談兵事,所著《敘燕》、《息戍》、《兵制》都是談兵並講西夏形勢的。其中有歷史經驗,也有現實經驗,並非空談。他又精於史學,歐陽修曾與他商議修《五代史記》。今集中尚存《五代春秋》兩卷。

尹洙繼柳開、穆修之後,提倡古文,反對浮靡的文風。他的《息戍》、《憫忠》、《辨誣》、《退說》、《志古堂記》、《浮圖祕演詩集序》、《論朋黨疏》等篇,都寫得簡古有序。傳說歐陽修學習古文,曾受尹洙的影響(《邵氏聞見錄》卷十五)。尹洙論文,尊崇孟子、韓愈。他說為文章當“務求古之道”。不過,他雖尊韓愈,卻不甚排斥佛老。在《送李侍禁序》中說李君“樂於佛氏之說”,“非取其所謂報施因果,樂其博愛而已”。他認為佛氏的“博愛”是和孟子的“仁義”相近的。他對那“浮圖其服而儒其心”的祕演,也是讚許的。

所著《河南先生文集》有《四部叢刊》影春岑閣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