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文《蜀相》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課文《蜀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個一類字,3個二類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文。

  3、體會詩人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對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讚揚。

  教學重點:

  結合歷史背景,體會“老臣心”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對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讚揚。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解題

  1、同學們,請看課題,誰能說一說“蜀相”是什麼意思?齊讀課題。

  2、指名朗讀這首詩。指導朗讀,注意把調值讀夠,把音讀飽滿。

  3、齊讀古詩,注意要讀標準。

  二、解大意

  1、指名說這首詩的大意。

  2、解釋“長”、“頻煩”詩中的與我們現在所寫的“頻繁”意思相同。“自”、“空”。

  3、誰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介紹寫作背景。

  4、遙隔526年,作者來到武侯祠又輕輕地呼喚了一聲“丞相”,從這一聲丞相當中,你體聽到了什麼?(思念、崇敬、仰慕)

  三、理解詩文前四句,感受武侯祠的景象。

  5、看武侯祠的圖片,當年詩人來到武侯祠,這裡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讀詩的前四句,邊讀邊想象,當年的`武侯祠是什麼樣的。伺機指導學生朗讀。

  6、作者也許在問丞相“丞相啊,這悽悽的碧草你還看得見嗎,這婉轉的聲音你還聽得見嗎?”我們帶著作者的這種思念再來讀讀前四句。

  四、理解詩文後四句,感受丞相的“老臣心”

  7、武侯祠的冷寂,肅穆該勾起作者多少的哀思啊。你看看後四句你讀懂了什麼,哪些沒讀懂,哪些地方似懂非懂,一會兒可以把問題提出來。(學生默讀)

  解讀“老臣”,字典中並沒有這個詞,書下注釋也沒有,能不能透過讀,感受到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老臣。再前面我們聽到了作者輕輕地呼喚了一句“丞相”,在這裡他又深情地讚歎了一句“老臣”。藉助“開濟”瞭解“老臣”,請了解蜀漢知識的同學說說丞相是如何輔助先帝開創基業,又是如何輔佐幼主繼承大業。

  出示《三國志》裡的文字,看你能不能理解“老臣心”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丞相的心裡,放不下的是什麼?

  看畫面,雖然丞相已經離開我們1700多年了,但是人們還是要到他的祠堂前表達自己對他的崇敬。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心裡默讀“老臣心”直到你腦海裡不只是這三個字。誰來說說你腦海中出現了什麼樣的情形。

  8、英雄為什麼會“淚滿襟”?

  齊讀詩的後四句。英雄都指哪些人?老師為大家講一位這樣的英雄。岳飛到武侯祠看到《出師表》,抄錄下了這篇表文。

  聽到這個古詩你是否又生出很多疑問,追念丞相,履行忠誠,那是我們一生都要做的事。齊讀《蜀相》

  板書:

  蜀相

  老臣心 淚滿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