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1910~1990)
[拼音]:Wuge guji
[英文]:Angkor Monuments
9世紀後期至15世紀初期高棉王國(今柬埔寨,中國史書中稱真臘)都城遺址。“吳哥”,梵語意為“城市”。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240公里,洞裡薩湖北岸。中國人周達觀曾於元代元貞二年(1296)到達該城,翌年回國,所著《真臘風土記狘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8105.html' target='_blank' >範雲浞被煥鱟髁巳縭檔拿枋觥?432年暹羅人入侵高棉王國後,吳哥都城被廢棄,湮沒於熱帶叢林之中。1564(一為1570)年葡萄牙傳教士P.A.多爾塔發現此遺址。1850年,法人C.E.布耶武曾作考察;1863年,法國博物學家H.穆奧(1826~1861)考察後,著《環球遊記》一書,引起人們的注意。後經柬埔寨多年的整理、修復,這一藝術寶庫才大顯於世。
發展概況
吳哥城市建築,是根據印度古代宗教宇宙觀的寓意而設計的。中心為一寺廟,代表宇宙的中心須彌神山。由此有4條道路通向東西南北四方,代表宇宙的基本方向。寺廟則以1座或成梅花瓣形排列的5座中心主塔作為須彌神山的象徵,而以周圍的建築代表世界的實體。
9~13世紀,吳哥經過300餘年的修建。全盛時期,居民愈百萬。遺蹟主要是巨集偉的石構建築和精美的石刻浮雕,包括王城、王宮、寺廟、陵墓及由水庫、水池、運河組成的龐大的灌溉系統。吳哥在建築形式和裝飾風格方面,前後有很多改變,以國王闍耶跋摩七世(1181~1215在位)1200年修建吳哥王城為界,分為早晚兩期。
早期
早期的建築以吳哥寺最負盛名,另外還有宮殿建築群、寺廟及人工水池等。其中中央神廟巴肯寺約始建於893年,位於吳哥王城的南部,磚石結構,以磚為主,其臺基平面呈方形,高13米,分為5層,底部每邊長72米。臺頂有 5座石砌尖塔。底部及每層四周均列磚塔。建築風格與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大塔相似。著名的班迭斯雷寺位於城東北約20公里,是早期建築中最精美的一座。其建築方法和風格顯示出向晚期過渡的特點,以石結構為主,放棄階層式高臺的做法,而將塔寺築於平地,顯得疏朗有致。該寺中心為3座並列的塔形神祠,圍牆有石門,石門上有精美的浮雕,臺階上有獸首人身像。廟中的主神溼婆神像用砂岩雕成,生動勻稱,被稱為整個高棉時代最傑出的圓雕。儲存完整的是羅洛建築群,位於吳哥王城東南約18公里,原為供奉國王先祖的靈廟,現存3座,均為以磚為主的磚石結構。石門和其他構件有浮雕,還有石刻神像和石獅、石牛、石蛇等。廟側有一人工開鑿的蓄水池。吳哥的其他早期建築還有被稱為“空中宮殿”的高臺建築及巴普昂寺。前者即《真臘風土記》所稱之“金塔”。後者建有迴廊,其上的大量浮雕以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為題材,刻工細緻,藝術價值很高。吳哥城郊有3個長方形的人工蓄水湖,是當時整個柬埔寨平原農業灌溉系統的重要建築。
晚期
1177年,佔婆王國的撣族首次攻佔吳哥。1181年闍耶跋摩七世趕走撣族後,於1200年修成吳哥王城。此城範圍較先前的吳哥城要小,早期的巴肯寺、吳哥寺等都在新城之外。此期建築和雕刻均較厚重,不如早期精緻。王城呈方形,有石城牆環繞,每邊長約3公里,高約7米。城壕寬達100米。除東南西北四門外,東邊還有一座通向皇宮的“勝利門”。城門兩側有三首巨象,門外大橋兩側,各有作跪坐狀的石神像27尊,中有蛇身相連,構成欄干。門洞高7米。城門上方築3塔,中間一塔有二面神像,兩側的塔各有一面神,分別面向城門左右兩側(見彩圖)。由於撣族入侵動搖了高棉人對印度教神祇的信念,此時神像已變為大乘佛教的觀世音自在王,每塔頂端各有一盛開之蓮花。城中有大道4條,由四門通向城中心的巴雲寺。王宮位於城西北部,面積600米×250米。宮牆高7米,東邊為大宮門,南北各有宮門2座。《真臘風土記》描寫其建築“樑柱甚巨,皆雕畫佛形”。但由於宮室均為木質,今已毀朽無存。遺蹟僅有皇宮前面國王聽政廳的基礎、階沿雕刻的獵象圖,以及廳前廣場上的小石塔等。
吳哥王城的中央神廟巴雲寺,由國王蘇利耶跋摩一世始建,闍耶跋摩七世末年重建。寺門向東,寺院中部為二層石砌臺基,臺基四周都有浮雕迴廊,上層還有十字形內迴廊。下層臺基長寬為160米×140米,高約1米。上層臺基長寬為80米×70米,高2.4米。臺基中央有一主塔,現高45米,當初塔頂可能鍍金,這就是《真臘風土記》中所記的“金塔”。金塔周圍排列石塔20餘座,整個臺基上共建塔50座左右,塔四面均刻有觀世音自在王頭像。內迴廊的浮雕以佛教神話故事為主,外迴廊的浮雕間有世俗生活題材,如戰爭圖、市場圖和鬥雞圖等。
參考書目
夏鼐:《真臘風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1。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料室:《柬埔寨著名的歷史遺產──吳哥古蹟》,《考古》1972年3期。